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3年我国各级政府机构大力推进新闻发布会的制度化建设以来,新闻发布会作为传递政府信息的载体,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中以外交部定期化、规范化的新闻发布运作最为成熟。除此以外,每年三月份“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外交部长都会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就记者们所关心的、与他们所代表的媒体和国家有切身利益的问题介绍中国的政策、立场、措施等。如此规模、规格的记者招待会不仅意味着市场对译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我们翻译研究者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即新闻发布会口译。作为口译的一种形式,政府新闻发布会因其独特的应用场合而具有自身的特点。从内容上来说,与政治、外交、经济密切相关;有直接和间接两种类型的受众以及发言人具有较高的权威性等特点。从语用风格上来说,具有正式性、严肃性,委婉性等特点。释意理论借鉴心理学、神经学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著名的“三角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口译的程序。本文以释意理论为框架,对基于“三角模式”的口译程序进行了扩展,并将其应用于新闻发布会口译。作者认为广义上的口译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译前准备、现场口译和口译任务结束后的自我评价、查漏补缺。狭义上的口译过程只是指现场口译,“三角模式”主要针对的是狭义上的口译过程.译前准备对译员来说非常重要,除了知识、语言方面的准备,心理上的准备也必不可少。充分的准备工作可大大降低现场翻译的负担,使译员处理信息更从容、更得心应手。译后的查漏补缺有助于译员发现自身不足和积累知识,探索适合自己的口译方法。现场口译可看做是一个独立的过程,听辨、理解源语信息,信息处理、记忆和目标语的再表达。这是一个手、脑、耳、口并用的复杂过程,因此要出色的完成政府新闻发布会口译任务,译员除了要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熟知中国传统、现代历史、文化,借助一些翻译技巧之外,还必须要关注时事,了解国家大政方针,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只有这样,译员才可能准确理解发言人话语含义和意图,提供忠实、准确的译文,才能有助于外国人更好的了解中国,促进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塑造中国在世界上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