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企业并购浪潮风起云涌,甚至达到了狂热的程度。伴随着企业间并购的不断涌现,出现了巨额并购商誉。如:时代华纳并购案中,140亿美元中有132亿是为商誉而支付的。面对如此巨额的商誉,其处理影响巨大,由此,如何规范并购商誉问题就成为会计理论界争论的焦点。但迄今为止,会计界在有关并购商誉的诸多问题上尚未达成共识,如:并购商誉的内涵、确认、计量、记录、披露等等,从而致使在实践中引起混乱。在日益开放的中国大地上,企业间的并购活动日趋活跃,企业并购中的商誉问题也正成为我国必须面对的问题。尽管西方经济界和会计界有着比较成熟的“企业合并会计理论”和“商誉会计规范”可以借鉴,但由于我国市场体系起步晚,目前仍处在发展培育之中,现行规范与国际惯例有诸多不一致之处,并购商誉处理还存在若干不足。因而,面对即将来临的并购浪潮和并购中数额越来越大的商誉,研究企业并购商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人选择并购中的商誉问题作为研究课题,意在:通过对并购商誉的基本理论和相关准则进行研究,对并购中的商誉进行恰当定位,以期正确地规范商誉会计处理,更好地指导会计实践。本文以狭义的企业并购界定为基础,以并购商誉与负商誉的真正内涵为主线,探讨了并购商誉和负商誉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披露,并结合我国现实,对我国的并购商誉问题进行了思考。历史地考察,企业并购是商誉会计准则发展的基本动因,企业并购的界定是研究并购中商誉的基石。狭义的企业并购确定了其性质就是一项产权交易,实质就是购买,与之对应会计方法只能采取一种方法——购买法。购买法的特点决定了在会计处理中商誉的重要地位。要正确处理并购商誉,必须正确认识其内涵。对并购商誉的认识离不开商誉。并购商誉也是商誉,只是其来源于企业并购活动,它是商誉内涵在企业并购中的体现。在准确理解并购商誉内涵的前提下,<WP=3>进行正确地确认、计量、记录和披露,才能提供符合会计信息质量标准的有关并购商誉的会计信息。商誉的对称是负商誉,企业并购中,有可能出现商誉,就有可能出现负商誉,对它的探讨必不可少。在我国,应该如何处理并购中的商誉呢?最后将上述理论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为此,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 企业并购这一部分是本文展开论述的基础。从几个与并购相近的概念:兼并、收购、合并入手,对比得出:并购内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并购就是指合并,狭义的并购是指一家独立企业通过在股票市场有偿获得另一家或多家独立企业经营控制权的方式来兼并这些企业的行为。本文所论述的并购是狭义的并购。狭义的企业并购确定了其性质就是一项产权交易,实质就是购买,与之对应的会计方法只能是——购买法。购买法下并购商誉的处理至关重要,因而要展开对并购商誉的研究。第二部分 并购商誉这一部分从商誉的涵义入手,对“商誉是总计价账户”、“商誉是对企业好感的计价”及“商誉是超额收益能力的现值”等观点进行分析,指出只有“商誉是超额收益能力的现值”才能真正体现商誉的实质,真正符合其经济实质和会计特征。其后,具体分析了并购中的商誉问题。并购商誉也是商誉,只是来源于企业并购活动,各国现行规定将并购价格与被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作为商誉并不妥当。事实上,与商誉的内涵相对应,对这个差额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并购价格与被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并非都为并购商誉,并购商誉是指被并企业净资产在未来能给主并企业带来超额收益的现值,表现为被并企业净资产被并后预期的现金流量的现值大于被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第三部分 并购商誉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披露这一部分是本文的重点,是以对并购商誉内涵的重新界定为基础<WP=4>的。笔者用了较大篇幅来探讨并购商誉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披露问题。首先,对现有几种并购商誉的确认方法进行分析评述,指出各种方法都有不妥之处,其根本原因在于对并购商誉的认识。笔者依据对并购商誉深刻认识得出的结论:并购价格与被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中的并购商誉应该确认为一项资产,差额中另外部分应分情况分析确认为费用或收益。进而对并购商誉是否满足资产的标准进行了讨论。其次,就并购商誉的计量问题进行分析。并购商誉计量有两种方法:间接法和直接法,通过对比分析,笔者认为直接法更符合商誉的本质,同时指出:(1)直接法中选用超额收益现值法;(2)超额收益的确定应剔除主并企业的影响因素;(3)这一方法仍不完美,有待改进。再次,讨论了并购商誉的记录问题。对目前常用几种方法进行分析可看出:几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根本原因是把“并购价格与被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中性质不同的两部分一并处理,结果自然是顾此失彼,不能自圆其说。针对这一点,笔者建议:把差额中的并购商誉记录为资产,不再摊销,日常只计提减值准备,定期进行价值评估;而差额中的另外部分看其性质记入费用或收益账户。最后,关于并购商誉的披露问题。目前对并购商誉的披露是将它与其他无形资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