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常见食用菌分离、培养及鉴定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cen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食用菌资源较为丰富,约有400余种,占我国食用菌资源的比例达到66.7%,居全国之首。食用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然而,人工条件下,绝大多数野生食用菌还未达到人工驯化扩繁的技术要求。而为满足市场需求,长期的传统采集方式对自然环境和资源已造成巨大威胁。因此,开展食用菌菌种分离、培养、优化及共生机制的研究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本实验收集了云南市场上较为常见食用菌子实体,研究了三种培养基:PDA培养基、改良MMN培养基及实验室改良培养基对各种野生食用菌菌株的分离成功率;并以rDNA ITS序列基因作为标记基因,对分离物基因及相应子实体基因进行相应的分子鉴定;以一株分离鉴定的暗褐柄牛肝菌菌株KM21为代表菌株,进行菌丝体的优化培养实验,取得以下结果:1.对实验中分离的77株菌株采用组织分离法于PDA,改良MMN及实验室改良培养基平板上进行分离比较。改良MMN培养基可作为牛肝菌、奶浆菌、青头菌及大多数食用菌的优选分离培养基,改良培养基可作为鸡枞菌的优选分离培养基。2.对实验中可以继代培养的25株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可分为20个单倍型,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可分为五个类群:第一类群为牛肝菌类群:第二类群为须腹菌类群;第三类群为福州侧耳及假褐云斑鹅膏类群;第四类群为鸡枞菌及烟色离褶菌类群;第五类群为青头菌及美味乳菇类群。3.以暗褐网柄牛肝KM21为代表菌株,对培养条件进行初步研究,发现碳源较其它营养物质对菌株菌丝体生长的影响最大,对该菌株菌丝体影响最大的各种营养素为:葡萄糖、酵母粉、VB-1、磷酸二氢钾。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分离培养法可作为食用菌分离培养的有效方法,改良MMN培养基可作为多数食用菌分离优选培养基。分子鉴定是进行食用菌分离物鉴定快速、准确、有效的方法,其中]-DNA ITS序列标记基因是不同物种的系统发育、进化和分类研究及菌种鉴定的较好的基因。
其他文献
利用SWOT分析法的科学原理,分析我国环境NGO的内部优势及劣势和外部机会及威胁,结合SWOT矩阵的形式提出针对性的策略。
随着新一轮税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的推进以及“营改增”的全面完成,对构建地方税体系形成了倒逼机制。当前,如何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及财税体制改革的大趋
知识经济是以高新技术的运用为特征的,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当代经济增长的核心。高科技所具有的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必然要有风险资金的介入启动。如何利用风险投资对高科技产
中国和印度是两个崛起中的亚洲大国,中印关系是亚洲地区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印之间既有独立外交、发展要务、共同崛起、健康竞争、睦邻政策、亚洲大国、地区合作、全球
<正>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 CTS)是临床上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是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迫,而引起手正中神经支配区即桡侧3个半手指麻木、疼痛,并造成大
集群式供应链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组织系统,在大规模定制化生产上,有其独特的优势。本文系统阐述了集群式供应链大规模定制化运作的基本框架和驱动机理等相关理论,并给出详细
针对我国西部油田储层厚(200~300 m)、泥夹层多且厚度不均(0.5~5 m),分层压裂时小井眼多层封隔器下入困难及后期修井难度大等问题,采用纵向一体化穿层压裂;但由于泥夹层多、
miRNAs作为人体内最大的一类基因表达调控因子近20年迅速受到广泛关注,miRNAs可能控制着人类三分之一基因的表达,并且在血液中以稳定的形式存在,说明了其重要性和可检测性,这
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信息化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愈加深刻和广泛,已成为引导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因素。将信息化与主营业务紧密融合,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是决定知识密集
<正>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改革司法机关的工作机制和人财物管理机制,逐步实现司法审判和检察同司法行政事务相分离。"实行司法行政与司法业务适当分离是合理配置司法行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