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绿色植保概念的提出,天敌昆虫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也越来越频繁,而异色瓢虫做为最具开发潜力的一种天敌昆虫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属于鞘翅目,瓢甲科昆虫,最初发现于亚洲各国,因其在害虫防治方面显示出强大能力,由世界各地人工引进,现在于世界各地都比较常见。异色瓢虫的大规模繁殖对于植物保护事业的开拓、蔬菜、粮食等重要作物的品质提高、生态农业的推进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目前市场还没有一种异色瓢虫的人工饲料能够满足其商业化生产时生长繁殖的需要,因此本文以此出发,借由添外源加高蛋白昆虫改良原有人工饲料的配方,并对获得的理论配方进行生物学和生化方面的验证,从而明确人工饲料对幼虫生长的适合程度,现将主要实验结果汇总如下:1.异色瓢虫幼虫人工饲料昆虫添加物的筛选。结果表明,异色瓢虫幼虫在三种人工饲料(蝇蛆组Ⅰ、黄粉虫组Ⅱ、基础饲料组Ⅲ)上均可完成由卵到成虫的发育,通过对三组饲料喂养的幼虫发育过程中各种指标的测定,发现Ⅰ组饲料明显优于后两组人工饲料,但低于蚜虫组。蝇蛆组幼虫发育历期为17.09d、蛹历期为6.50d、雌成虫体重为0.261g、雄成虫体重为0.239g、幼虫获得率为96.67%,故本实验选择蝇蛆作为后续试验所用材料。2.人工饲料配方的正交优化。对正交实验所得各指标的实验数据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各主成分对各指标的影响显著性不同。进而对实验数据进行邓肯分析得到实验理论配方为:猪肝0.5g,蝇蛆粉0.15g,酵母浸膏0.15g,蔗糖0.2g,蜂蜜0.2g。该理论最优配方的饲喂检验结果表明,其饲喂效果优于正交实验结果,理论配方饲料在幼虫历期、蛹期、幼虫存活率、成虫体重等指标上均优于基础饲料配方。与蚜虫饲养组幼虫比较,人工饲料喂养的幼虫其存活率在90%以上,两处理差异性不显著。对幼虫发育历期的统计表明,人工饲料显著增加了幼虫的发育历期。3.人工优化饲料对异色瓢虫繁殖力及捕食效应的影响。异色瓢虫的繁殖与其幼虫时所喂食物具有一定的关系。与蚜虫组相比,人工饲料降低了成虫期的产卵率,下降约10%。以蚜虫为食物所得的成虫其繁殖能力要优于取食饲料的,取食饲料所得的成虫其产卵率为79.84%。在产卵前期、产卵期、雄虫寿命两处理之间并无显著差异,而单雌产卵量、雌虫寿命两者之间差异显著。卵的孵化率饲料组明显不如蚜虫组,但人工饲料组也维持在80%以上。以三种虫态(4龄幼虫、雄成虫、雌成虫)测定了该种昆虫的捕食能力,结果显示,4龄幼虫的捕食能力受食物条件的影响最大,人工饲料降低了其捕食能力,而对两种成虫的捕食影响不显著。其寻找效应受到猎物密度的制约,以Holling功能反应新模型预测到了饲料组4龄幼虫、雄成虫、雌成虫的最佳寻找密度依次为:1:10.63,1:20.14,1:14.69,对异色瓢虫的适时释放具有指导意义,最大限度的发挥其防控效果。4.优化饲料对异色瓢虫幼虫虫体成分的影响。测定了两种食物条件习四龄幼虫的主要虫体成分含量,两组之间在含水量这一指标上具有差异,以蚜虫饲喂组含量较高。对两处理幼虫粗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可以得出蚜虫组粗蛋白含量为10.74%,人工饲料组为9.78%,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对两处理幼虫粗脂肪含量测定表明人工饲料组粗脂肪含量为6.23%,显著低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