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青年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1年6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住院的年龄在15-45岁之间的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TOAST(TheTrialOfOrg10172inAcuteStrokeTreatment)进行病因分型,分析其病因及危险因素特点。
结果:
113例青年脑梗死患者,2009年31例,2010年49例,2011年半年33例,男性91例,女性22例。男女危险因素对比结果:血脂异常(男52例,女7例,P=0.03)、吸烟(男55例,女2例,P<0.01)、饮酒(男47例,女1例,P<0.01),在血脂异常中,高甘油三脂血脂(男42例,女5例,P<0.05)。根据TOAST分型结果:大动脉粥样硬化型46例(40.7%),小血管闭塞型24例(21.2%),心源性栓塞型6例(5.3%),其它确定病因6例(8.0%),病因不确定28例(24.8%)。大动脉粥样硬化型中,仅颅内动脉狭窄44例,仅颅外动脉狭窄1例,颅内动脉与颅外动脉均狭窄1例。大动脉粥样硬化以36-45岁多见,心源性栓塞以15-35岁多见。
结论:
青年脑梗塞病例数逐渐增加,其中男性所占比例大,男性更多地暴露于吸烟、饮酒、高甘油三脂血症这些危险因素中。病因以大动脉粥样硬化、小血管闭塞为主,大动脉粥样硬化尤以颅内动脉狭窄为主,且以36-45岁患者多见。对于青年脑梗塞患者应进行心脏、血管等方面的全面评估,对于病因不明者,应进一步行同型半胱氨酸、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等进行综合评估以及早做出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