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外化是关于个体道德意识、道德行为和道德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范畴,是内在道德意识向外在的道德行为的转化过程。道德外化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其中既包含着个体德性意义的建构,更包含着德行价值的实现。个体通过道德外化获得的,不是单纯的精神世界,而是以道德行为为价值追求的稳定的道德生成。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多元利益关系、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的形成,使得道德建设与经济、文化的矛盾日益凸显。德育在理论繁荣的背后,出现诸多困惑性的问题,尤其是在现实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知行不一”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德育理论和实践偏重道德内化,关注点是德育是否做到了让学生真知、真信,忽视了道德外化在个体道德生成和德育中的价值。实际上,德育即使是使学生内化了道德规范,做到了知信统一,但知不等于行,信同样也不等于行。学生“言而不行,知行不一”仍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即使是德育回归生活理念的出现,带来生活德育、体验德育、生命德育等德育理念和模式,如果没有实现对道德外化的关注,改变的也只是道德的呈现方式,就生活培养道德,将道德回归生活,也不能有效解决德育中学生“知行不一”的问题。因此,对道德外化关注的缺乏和实践中“知行不一”尴尬境地越来越成为德育的困惑。德育理论和实践关注道德外化已经成为提升德育实效,引导学生过有道德生活的重要命题。本文认为,道德外化是一个重要的道德概念,是德育理论和实践中经常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和探究,有助于把握个体道德生成的规律,有助于以道德外化为视角审视德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指导德育实践。因而,本文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借鉴道德外化研究的前期成果,从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个视角,对道德外化进行多角度审视,将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相结合,综合运用历史、比较、逻辑、结构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道德外化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以期对道德外化理论进行丰富和完善。在道德外化内涵研究的基础上,对道德外化过程进行静态和动态地分析,把握道德外化的复杂过程和众多影响因素,并结合高校德育实践,审视高校德育道德外化缺失的现状,提出基于道德外化的高校外化德育的基本构想。在研究思路上,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既有学理上的探索,又注重解决实践问题。本论文具体内容:本论文除引言和结论外,共包括五章内容。第一章主要是在中外道德外化思想借鉴的基础上,从道德外化的特征入手,对道德外化概念进行初步界定,并将概念放在不同的思维路径中进行解读,进一步明确道德外化的具体特征。第二章在道德外化概念厘定的基础上,对道德外化进行结构和矛盾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将道德外化过程放在个体道德生成的动态体系中,探究其实然状态,从而揭示道德外化的动态运行过程。第三章在从个体心理方面、环境因素等方面系统探讨道德外化的影响因素,从而从宏观角度把握道德外化实现的背景因素。第四章主要是将道德外化理论放在道德实践中进行检验。通过对高校学生道德外化行为缺失的表现和原因探究,揭示高校德育中道德外化缺失的现状。第五章在高校德育道德外化转向基础上,提出基于道德外化的高校外化德育的基本构想,为我国高校德育提供一个可供选择的策略。主要观点如下:道德外化,就是在道德内化的基础上,个体自主地将内化的思想观点、道德信念转化为道德行为,从而实现完善的道德自我的复杂过程。行为的外化包括道德行为方式的选择、道德意志的增强、道德习惯的养成。本文认为,行为的主动性、过程的复杂性、结果的外显性是道德外化的主要特征。从不同视角关照道德外化,认为,道德外化过程是从思想到行动的转化,目标是德行价值的实现,途径是回归生活实践。将道德外化过程截取一个断面进行静态分析探究道德外化过程的结构和矛盾。本文认为,道德外化结构是一个由心理、能力和行为三个子系统及其多种要素按一定的方式联结起来,具有稳定倾向性的多维立体结构,在道德外化过程中以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共同作用,影响着道德外化的实现。个体内化的道德认知和个体的道德行为之间的矛盾是道德外化的基本矛盾。在这一基本矛盾中,个体的道德行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道德外化的进程。道德外化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行为外化图式,发挥着选择定向和反馈调节等功能。道德外化的运行过程,就是道德外化的各构成要素,按照一定的运行机制,相互联系、相互作iv用,促进矛盾转化的过程。道德外化的动态特征包括:道德规范从他律到自律、道德行为从自觉到自然、道德主体从潜在到形成。道德外化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复杂的过程,其影响因素很多。影响道德外化的个体心理因素有自我效能、道德需要、从众心理;影响道德外化的环境因素方面包括社会风气、文化环境、道德情景。此外,道德外化也受个体年龄、利益计虑、道德评价等因素的影响。认真考察影响道德外化的因素,将对道德外化的研究与影响因素的研究结合起来,对于认识道德外化过程,了解道德外化的复杂性,促进道德外化实现具有积极意义。无论道德外化的理论体系如何完善,最终都要通过道德实践的检验。高校德育道德外化的缺失是当前德育的主要问题,主要是从学生的行为上得要验证,表现为言行不一、前后不一、表里不一、行为异化。而道德外化缺失的原因主要是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因素,包括生活庸俗化、价值多元化、主体意识带来权威消解对学生的影响;二是德育实践自身的影响,包括德育目标、内容、方法、途径、评价脱离学生道德外化实践。在揭示问题的基础上,将道德外化为作为高校德育的转向。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道德外化的高校外化德育基本构想,就是以实践作为建构的逻辑起点的,在目标、途径、方法、师生关系、评价等方面能够有效促进学生道德外化的德育实施的具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