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唐诗,代表中华诗歌的最高成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唐诗选本众多,至今仍有三百余种,题材宽泛、众体兼备、格调高雅,其中以《唐诗三百首》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深得广大读者喜爱,更是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译本层出不穷,对于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符号学,作为崭新的跨学科理论,融符号学、语言学和社会学于一身,它从符号的本质属性——社会性出发,全面客观地研究所有有意义的符号,注重语言的意义和功能,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角度。社会符号学理论广泛应用于小说,广告,电影翻译中,少见于古典诗歌翻译研究。为丰富诗歌翻译的研究领域,本文拟在社会符号学视阈下,结合陈宏薇教授所提出的“意义相符,功能相似”的翻译标准,以《唐诗三百首》宾纳译本和许渊冲译本为研究对象,选取具体实例进行对比分析,深入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意义与功能的再现及其得失,总结译者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本论文共由五章节组成。第一章主要简单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以及整体框架;第二章为文献综述,梳理了国内外学界在《唐诗三百首》及其英译本以及社会符号学理论方面的研究现状;第三章是论文的理论框架部分,论述了社会符号学的源流演变和对于翻译研究的应用启示,并重点阐明了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的标准;第四章为论文核心,结合宾纳和许渊冲的《唐诗三百首》两英译本中的翻译实例,分别从指称意义、语言意义和语用意义三个层面进行社会符号学解读,系统论证了社会符号学对古诗翻译的适用性和指导意义;第五章总结了论文的主要发现和局限性,并为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研究表明,社会符号学理论应用于古诗英译研究是一种新的尝试和突破,社会符号学理论因其全面性可有效适用于古诗翻译,社会符号学途径提出的具体翻译标准,给中国古诗英译实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为后续的古诗翻译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