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调强放疗的前瞻性对照临床研究目的探讨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调强放疗(IMRT)的疗效。方法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72例进行前瞻性分组研究,联合治疗组32例行TACE术联合IMRT(?)台疗,对照组40例行单纯TACE术,两组资料有可比性。结果联合治疗组6月、12月、18月生存率,分别为100%、90.6%、68.7%,单纯TACE组分别为92.5%、70.0%、47.5%,两组有显著差异(χ2=4.77,P=0.029)。联合治疗组有效率68.8%,单纯TACE组有效率42.5%,两组有显著差异(χ2=8.89,P=0.031)。联合治疗组AFP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单纯TACE组(χ2=4.06,P=0.044)。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分组、BCLC分期、碘油沉积类型是独立预后因素。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康复出院,无治疗相关死亡率。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仅2例(6.25%)出现放射性肝病(RILD),且8周后复查肝功能均恢复。结论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联合IMRT可显著提高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第二部分海藻酸钠微球在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术中的应用目的探讨应用海藻酸钠微球(KMG)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应用KMG为栓塞剂行TACE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0.6%、51.6%、38.7%。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BCLC分期(χ2=9.12,P=0.003)、门脉瘤栓(χ2=8.322,P=0.004)是独立预后因素。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腹部疼痛(64.3%)、呕吐(41.3%)及发热(51.1%)。肝功能一过性增高,ALT、AST及TBIL在TACE术后1天明显升高,1月后均恢复至术前水平。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变化无显著变化(χ2=1.88,P=0.17)。治疗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KMG微球行TACE术安全、有效,提倡临床推广应用。第三部分肝硬化分级评价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肝储备功能及预后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肝硬化分级评价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肝储备功能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原发性肝癌多次TACE术(≥8次)后的肝硬化临床分级、肝硬化CT分级及预后因素。结果多次TACE后与第一次TACE前比较,Child-Pugh分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9.57,P=0.008),肝硬化形态显著加重(χ2=39.13,P=0.000)。中位生存时间自第一次TACE术始为40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首次TACE术前肝癌BCLC分期(χ2=15.267,P=0.000)、肝硬化CT分级(χ2=17.176,P=0.000)、门脉瘤栓(χ2=3.388,P=0.049)、碘油沉积类型(χ2=17.895,P=0.000)的生存率有显著差异。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肝癌BCLC分期(χ2=7.646,P=0.006)、肝硬化CT分级(χ2=12.609,P=0.000)是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多次TACE术用于肝癌治疗可获得满意的远期疗效,但会加重肝硬化。肝硬化CT分级是重要的独立预后因素。肝硬化CT分级结合Child-Pugh分级在评价TACE术后的预后和肝储备功能的变化方面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