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拉尔夫·埃里森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黑人作家,其作品《看不见的人》被公认为二战以来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之一。众多评论家都注意到了音乐对埃里森的影响,尤其是黑人布鲁斯音乐—这一美国黑人群体的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对其文学创作尤为深刻的影响。然而对于埃里森如何将布鲁斯音乐融于其作品之中的研究却为数不多。本论文从布鲁斯角度分析了《看不见的人》中显性及隐性的音乐特征,以一种全新的研究思路来解读拉尔夫·埃里森及其《看不见的人》。布鲁斯音乐是黑人话语的典型特征,是黑人文学文本研究的原始依据和文化源泉。本文介绍了黑人文学评论家休斯顿·贝克、艾伯特·默里及埃里森本人的布鲁斯理论,并以此为文学理论依据,着重于小说文本的分析,从而来证实《看不见的人》是一部优秀的“布鲁斯小说”。本论文作者认为《看不见的人》在形式、内容、精神三个方面都具有浓郁的布鲁斯风格。在形式上,埃里森创造性地运用了诸如即兴创作、重复演奏、和声应答等多种布鲁斯技巧。该小说的三个组成部分序曲、正文和尾声如同三个被切分的乐章一样首尾相扣、浑然一体。在内容上,著名黑人布鲁斯歌星路易斯·阿姆斯特朗演唱的“我造了什么孽/为何我/周身漆黑,如此忧伤?”如泣如诉,成为整部小说的主题曲。布鲁斯音乐犹如该小说的配乐一样使其文字变得有声有色。在精神上,该小说中的精神实质与布鲁斯音乐不仅形似而且神似,自始至终贯穿着布鲁斯精神。布鲁斯音乐表现了美国黑人艰难困苦的生活境遇以及坚韧不屈的精神品质,他们也从布鲁斯音乐中获得了继续前行的勇气与力量。布鲁斯音乐已成为黑人寻求文化认同的最为直接而安全的一种精神方式。因此,布鲁斯音乐不仅丰富了《看不见的人》的内涵与精神实质而且也成为该小说所蕴涵的不可或缺的黑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看不见的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艺术魅力成为当代美国小说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