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的建筑行业带来了飞速的进步,但是伴随着工程项目投资规模越来越大、施工难度越来越高、结构或工艺越来越复杂的现实情况,质量安全事故发生也愈加频繁,造成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也越来越严重。工程保险作为财产保险分支中的一种,通过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各类风险的有效转移,已成为工程建设活动重要的保障性措施和手段之一,切实增强了建设参与各方抵御工程风险的能力。但囿于其较强的专业性与特殊性,本应作为重要风险管理参与主体的保险公司,往往不能提供高质量的保险技术服务,难以发挥其工程风险管控的角色,故现阶段大量的工程保险业务又开始了价格竞争的恶性循环,致使保险费率的确定随意性较大,保险条款的针对性较弱,严重制约着现阶段我国工程保险的发展。为了切实的提高保险公司的工程保险技术服务能力,激活我国工程保险的制度活力,需要深入研究工程保险技术服务的提供机制。具体而言,研究应包括工程保险技术服务的内容界定,保险公司的项目管理参与机制,工程保险技术服务的提供机构,工程保险技术服务模式运行支撑体系等内容。因此,本文针对上述内容展开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工程保险技术服务提供机制和运行服务支撑体系,对于提高我国工程保险技术服务水平和促进我国工程保险制度发展有一定意义。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分析,针对我国工程保险的基础性概念、特征和内容等进行了归纳,并对全寿命周期工程保险技术的具体内容和特点进了介绍,结合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其在工程保险技术服务领域的应用可能,为论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然后,通过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梳理我国工程保险制度现状和工程保险技术服务发展现状,通过与西方工程保险发展成熟的国家相比较,明确了我国工程保险技术服务发展存在技术服务市场规模小,服务机构数量不足,专业技术能力弱等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从建设主体保险意识、政策环境、市场、人才培养等角度对问题成因进行了分析。其次,针对我国工程保险和工程保险技术服务发展落后的现状,明确了通过引入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能够快速提高保险公司的专业技术实力,激发保险公司的工程项目风险监管活力。通过对比研究,工程监理机构在专业技术水平、专业人才储备等多个方面都较为符合工程保险技术服务机构的需要。并构建了项目业主与保险公司共同委托监理机构开展工程监理业务和工程保险技术服务的机制,以解决成本费用分摊困难、执业道德风险监管等现实问题。最后,通过文献分析、专家访谈和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工程监理机构参与工程保险技术服务的障碍因素进行了识别,再运用因子分析等统计数学方法帮助提取了关键障碍因素,为构建工程监理机构参与工程保险技术服务的体系提供了合理、科学、系统的依据。根据关键障碍因素的特征,结合约束理论的思维工具方法,从突破障碍因素以构建完整的模式体系为基本目标,最终构建了基于委托监理机制的工程保险技术服务模式体系。体系从关键要素、主要平台、核心流程等几个方面对于模式进行了解释和界定,具体和形象的描述了模式运作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