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结合经济全球化的外在条件与中国现阶段生产要素及产业结构等内在条件,研究了中国现阶段参与国际分工的战略,提出适合中国现阶段参与国际分工的途径以及提高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政策建议。
在第一章中,介绍了当前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分工的特点,提出了中国究竟如何参与国际分工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发展的问题。并介绍了当前中国理论界在中国参与国际分工问题上的争鸣。
在第二章中,重新梳理了与国际分工相关的理论,主要包括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新贸易理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有关国际分工的政策性理论以及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并对以上各种理论进行了归纳与评述,阐明了其发展的内在规律,提出了理论运用的原则j一定要结合我国现在的实际情况找到现阶段影响国际分工的关键因素,才能找到具有实际意义的、可操作性的指导理论。
在第三章中,分析了现阶段影响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基本因素,包括中国生产要素的现状、产业结构的特点以及现阶段中国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等。然后还分析了目前在国际贸易中所反映出来的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现状,特别研究了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在出口中的作用,以便更清楚地了解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真实情况。
在第四章中,在第二、第三章的基础上论述了比较优势理论仍然应该是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基本指导理论。同时指出了由于受到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需求的限制、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相当数量的偏于重化工业的国有企业正处于转型之中等二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现阶段实际的产业结构偏离了我国的要素禀赋比较优势,这种资源的次优配置状况是特定国情下的无奈选择。并论述了在这种资源次优配置情况下参与国际分工的思路。在参与国际分工的具体路径选择上强调了现阶段外资主导的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途径,并提出加工贸易发展的方向。
在第五章中,指出中国现阶段参与国际分工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本国资本的利用效率不高导致中资企业国际分工参与度偏低,而发展民营经济、改革国有企业是提高资本利用效率的良策,并以格兰仕为例研究了中资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进入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