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呈现高速增长,但在社会物质财富极大增长的同时,资源被过度消耗,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正日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如何切实保护环境成为新时期以及今后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我国在环境管理中一直主要采取行政管制手段,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较多采用的经济手段,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管理手段的落后已无法适应新时期中国环境保护的要求。在国家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研究我国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的应用绩效问题,不仅对丰富环境保护经济手段理论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环境优化政策提供理论支撑,对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需要研究环境问题的经济学意义和主要经济学支撑理论。在分析概括相关经济学理论之后,本文认为:环境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在于环境是一种公共物品,在市场经济中具有外部性及产权不清晰特点,由此产生了环境资源的无效配置,出现“市场失灵”。环境保护经济手段的作用、主要形式及其应用绩效、评价标准、各种经济手段的比较,是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环境保护经济手段主要包括:税费制度、投融资制度、市场交易、押金制度以及财政补贴等经济手段。环境保护经济手段的评估标准,应主要从环境绩效、经济成本、政治社会影响等方面,加以评判和建立健全。本文通过对我国环境保护经济手段应用现状的研究,认为我国的排污收费制度实行的较早,目前发展到排污收费、超标排污收费与超标排污处罚并存阶段;环境税方面还没有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实施;排污权交易仍处于试点阶段;环境治理投资在总量和结构、来源上取得了较大进步。虽然我国环境保护经济手段的实施在过去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存在许多缺陷,整体上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应用现状分析基础上,本论文建立了环境保护经济手段和保护绩效的指标体系,利用比重法、熵值法对二者进行量化评价,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对环境保护经济手段的应用效果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环境保护经济手段的应用,总体上对环境的改善起到了正向的推动作用;我国环境保护经济手段中,环境治理投资发展速度最快,对我国环境的治理效果所起的推动作用最大,另外两个指标排污收费和环境税发展速度缓慢,对我国的环境保护绩效影响较小;各种环境保护经济手段之所以产生不同的作用,关键原因取决于各种经济手段的总量和其增长速度。通过对国外环境保护经济手段的研究,我们归纳出一些经验:国外排污收费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保障;排污收费的价格定得比较合适;排污收费项目逐渐完善。完善的市场体系是环境税发挥作用的先决条件;循序渐进是环境税改革成功的基本前提;保持税收中性是环境税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排污权交易试点与相关法规建设相互促进;政府是排污权交易实行的基础,市场机制是排污权交易实行的关键。环保投资应该占到一定的比例;环保投资的来源和投入结构应该合理。在对我国环境保护经济手段应用现状、应用效果和国外环境保护经济手段经验借鉴基础上,本论文指出新时期我国环境保护经济手段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利用财政手段,扩大环境保护投资资金来源,提高环保投资效益,有效解决环境资源供给不足问题;建立“绿色投资”理念,在原有环保信贷优惠基础上,将环境作为重要方面纳入信贷决策中,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利用金融创新进行环境资产证券化,为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建立环境责任保险制度。二是尝试建立“绿色交易“体系,根据不同环境问题建立分级环境容量使用许可配额交易体系,积极参与国际碳汇市场和清洁发展机制,以区域间配额交易实现生态补偿,以微观个体间配额交易充分体现污染者付费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