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的人际意义来自于功能语言学中对语言元功能的划分。功能语法的核心思想之一即是语言的三大纯理功能思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人际意义研究是话语分析作为一个学科的发展趋势之一。本文利用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理论,采用比较法,分析中美大学生英语演讲中的人际意义及其实现手段。论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功能语言学的发展,然后着重介绍了不同学者对人际意义及其实现手段的理解。Poynton认为人际意义体现的是社会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等级距离和情感距离,包括情景的正式程度,言谈主旨的专业化程度,编码者的态度和客观性及交际渠道等因素,即所说的权力—平等关系。韩礼德的人际意义描述交际者之间的关系和信息交流,语气和情态是该功能的两个主要概念。韩礼德还提出情景这一超语篇特征,即语场,语旨和语式。语旨对应元功能中的人际功能,即参加者之间的关系,涉及正式程度,社会地位,角色及情感变化。李战子扩展了功能语法中人际意义的框架,提出了实现人际意义的多种手段,即可从认知的,评价和互动的三方面考虑人际意义的语义范畴,并建立了一个基于这三个元素的,包括微观社会和宏观社会两个层面的人际意义模型。基于前人的理论研究,作者提出了本文分析人际意义的几个范畴:语气系统,情态,人称系统和呼语。第二章还简要论述了公众演讲的历史、定义、分类及特点,尤其是大学生公众演说的特点。公众演说在西方具有悠久的历史。大批学者如Carlin and Payne(1995):Corbett andConners(1999);Morreale and Bovee(19981);Trosborg(2000)就分别从风格,体裁,修辞及整体结构等不同的角度研究过公众演讲。本文研究的大学生演讲属于正式的,劝诱性演讲,基本模式分为四步:集中听众的注意力,说明问题的存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要求听众去思考或行动。论文作者采用比较法,分析了中美两国大学生30篇英语演讲中的人际意义及其实现手段,然后比较异同。研究结果表明,中美大学生在选择语气系统,情态种类,情态取向,高低值情态,人称系统和呼语等方面存在差异。总体来说,选择语气种类的差别不大,但中国大学生多用祈使句直接表达建议,而美国大学生多用陈述句,疑问句间接表达建议。情态值方面,两国大学生都趋向于用中低值,但美国学生用高值情态的频率更大。情态取向方面,中国大学生多用主观隐性情态而美国大学生多用客观隐性情态。中国大学生演讲中人称出现频率最高的是I和we,而美国大学生演讲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we和you。两国大学生用呼语都不多,但中国大学生使用呼语的频率稍高。基于以上讨论,本文作者提出,中国大学生在演讲中传达的人际意义是演讲者和听众是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正式性,权威性,保持距离,情感参与度不高;美国大学生在演讲中传达的人际意义是演讲者和听众是朋友之间的关系:正式性,亲切随意性,拉近距离,情感参与度高。在详细论述了中美大学生英语演讲人际意义及其实现手段的差异之后,论文作者分析了产生差异的三个原因。一,受母语写作习惯的影响。二,中西方人对演讲的目标期望值有差异。三,更深层次的原因和中西方传统文化思想有关。中国人眼中的演讲者代表权威权力的化身,而西方的传统是人人都是演讲者,演讲无处不在。最后,本文作者揭示了人际意义分析对英语演讲写作和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针对不同的目标听众,采用不同的语旨,以达到听众的目标期望值,实现演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