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胜坨油田现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储采矛盾十分突出,开发现状呈现出低采油速度、低采出程度、高含水的“两低一高”特征。因此,迫切需要对油田各储层进行综合研究。坨28断块位于东营凹陷北部,为一被断层切割复杂化的穹隆背斜,地层为河流相碎屑岩正旋回沉积;储层物性属于高孔、高渗储层;层间和层内非均质性不强,而平面非均质性较强;东一、东二段地下原油粘度较高,均属稠油油藏,有正常的温度压力系统。开发矛盾主要有:井网密度小,单井控制储量大;原油粘度大,含水上升速度快,注水开发见效不明显;注采对应率低,驱替不均衡等。本文针对坨28断块的地质特征和开发现状,首先在地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工区地层特征、沉积相、断裂系统、储层非均质性、油层发育特征及流体性质进行深入的分析及评价。以小层油砂体为单位,经核实储量参数,进行地质储量的复算。然后,通过对油藏生产现状、能量状况、注水受效状况等进行开发特征分析;通过水驱特征曲线法、产量递减法、累积曲线法等多种油藏工程方法,对可采储量及采收率进行预测,并进行开发特征评价。通过研究分析累积产量曲线特征,提出理想可采储量的概念,即油藏按照目前开发生产状况,直到产量递减为零时的理想最大可采储量。当油藏产量递减到经济极限产量时油藏将报废,这部分的累计产量为经济极限可采储量,即通常所说的可采储量。从经济极限产量递减到零的这部分累计产量则为非经济可采储量。因此,理想可采储量由经济极限可采储量和非经济可采储量两部分组成,其反映了油井的生产能力大小,比较适用于油井产能的评价。另外,理想可采储量与地质及工程因素有关,当储量越大、物性越好、注采越完善,则理想可采储量越大。经研究,理想可采储量大于经济极限可采储量,并且两者呈清晰的直线比例关系。本文主要通过计算单井剩余可采储量,来得到坨28断块东一、东二段剩余油平面分布,明确了该区剩余油挖潜的目标井区。运用聚类分析将研究区所有井的剩余可采储量与含水率进行分类。通过逐井小层产量劈分,计算和预测了各井各小层的剩余可采储量,从而明确了剩余油富集的主力挖潜层位。最后,对典型小层进行了剩余油成因类型的分析,主要划分了井网控制不住、井间滞留区、注采不完善、层间干扰这4类主要的剩余油成因类型,并绘制了剩余油成因类型分布图,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剩余油挖潜目标和井位措施,提供生产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