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加深了区域间及区域内部间经济联系的依赖程度,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彰显,城市经济联系是形成城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城市群形成整体的重要驱动因素。城市经济联系相互作用既可以反映一城市对周围城市的辐射作用,又可以反映周围城市对该城市辐射作用的承接程度。同时,区域城市经济联系是动态变化的,揭示区域经济联系空间结构变化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对协调区域空间格局,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共建和谐社会促进区域健康发展意义重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处江西省北部,是江西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经济发展区。在中部崛起和多个国家级战略区实施的大背景下,研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范围在新世纪前十年的交通、经济联系空间结构等的变化,对促进区域增长极的形成、发展和优化乃至整个江西省的崛起都十分必要。本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研究对象,以31个市县为研究单元,结合相关的区域经济分析方法、数学模型分析法、ArcGIS、GeoDA空间分析技术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该地区2000-2010的市县可达性、经济联系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及区域经济联系网络特征进行分析,揭示该地区交通发展状况和经济联系变化特征及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影响区域市县经济联系空间变化的影响因子与空间优化整合对策。经过分析研究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2000-201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市县交通可达性差异显著,其中对市县可达性影响最大的是高速公路建设,各类型道路增长最多的是县乡道路。鄱阳湖湖西交通状况明显优于湖东,区域交通可达性便利的中心分布于新建县与永修县之间,而非经济区的几何中心。(2)从区域市县间经济联系的总体来看经济联系与各市县人口和GDP规模相对应,并且表现为明显的地区差异;南昌市区及其周边市县经济联系量最大,环湖市县及区域边界市县经济联系量相对较少;结合位序图进行分析得出政策导向及立体交通模式重塑着区域的空间格局。(3)2000年以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联系的绝对差异呈不断增大趋势;由相对差异和偏差系数的分析可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市县经济联系位于中间位置市县的联系量在增加,区域整体有向均衡方向发展的趋势。(4)由Moran’s I的比较可知区域经济联系具有较显著的空间集聚性,区域经济联系量渐趋均衡。采用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得出南昌市区、新建县、南昌县始终处于高高集聚区,安义县始终处于低高区,鄱阳县基本处于低低集聚区,形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市县间发展水平的差异。(5)社会网络分析法得出,空间经济联系的网络结构渐趋复杂,但经济联系强度还不强,区域还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由中间中心度的分析可知,市县间空间经济联系渐趋均衡。(6)基于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市县间经济联系空间结构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要素的集聚与扩散、市场经济的引导、交通可达性的改善、开发区建设共同构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空间经济联系变化的影响因子。区域应积极整合区域整体大发展、培育核心增长极,增强集聚与扩散、深化交通轴线经济发展,优化经济空间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