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 的]分析124例HIV女性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特征,探究HI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失衡及阴道感染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招募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就诊于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的20~42岁HIV女性患者124例,填写《HIV女性患者阴道微生态研究项目》调查知识问卷。取患者阴道后穹隆及阴道上1/3分泌物,检测分泌物中菌群结构、种类和密集度等相关指标,并对结果进行分析。(1)研究不同因素对HIV女性患者阴道微生态失衡率的影响,如年龄、家庭年收入水平、是否抽烟、是否生育、男性性伴侣个数、近一个月性生活的次数、性生活是否使用避孕套及近两周是否使用抗生素、CD4+T细胞值、HIV病毒载量、抗病毒治疗时间等。(2)CD4+T细胞水平、HIV病毒载量及抗HIV治疗时间是诊断HIV患者病情的重要指标,分别从这三方面各自分组分析,研究不同水平的HIV女性患者阴道微生态的具体情况。(3)研究阴道内乳酸杆菌优势与阴道感染(BV、AV、VVC、阴道混合感染)的关系,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 果](1)124例HIV女性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5.26±4.54)岁,阴道微生态平衡者为57例,阴道微生态失衡者为67例。患者阴道微生态失衡率与年龄、家庭收入水平、文化水平、是否抽烟、生育、男性性伴侣个数、近1个月性生活次数、性生活是否使用避孕套及近两周是否使用抗生素无关(P>0.05)。(2)124例HIV女性患者CD4+T细胞值≤350个/μL人数为25例,CD4+T细胞值>350个/μL为99例。CD4+T细胞值>350个/μL组患者阴道菌群的高多样性(Ⅱ/Ⅲ/Ⅳ级)、pH>4.5、阴道微生态失衡及BV感染的患者比例显著低于CD4+T细胞值≤50个/μL组(P<0.05)。但两组患者在阴道清洁度、优势菌群、菌群密集程度、过氧化氢、白细胞酯酶、唾液酸酐酶及阴道感染(AV、VVC、混合感染)均无显著差异(P>0.05)。(3)121例HIV女性患者中HIV病毒载量(copies/ml)为0的人数为115例,病毒载量(copies/ml)为1~100人数为6例。两组患者在阴道内清洁度、优势菌群、菌群的密集度、菌群的多样性、pH值、过氧化氢、白细胞酯酶、唾液酸酐酶及阴道感染(BV、AV、VVC、混合感染)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4)116例HIV女性患者中,抗病毒治疗时间<3年患者为13人,抗病毒治疗时间为3~5年患者为39人,抗病毒治疗时间>5年患者为66人。三组患者在阴道清洁度、优势菌群、菌群多样性、pH值、白细胞酯酶、唾液酸苷酶、阴道混合感染率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时间>5年患者菌群密集程度(Ⅲ和Ⅳ级)显著高于治疗时间为3~5年组(χ2=9.264,P=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124例HIV感染女性患者中,阴道内乳酸菌占优势患者为71例,非优势患者53例,两组患者在BV的感染率中无显著差异(P>0.05)。阴道内乳酸菌占优势组患者BV、AV及阴道混合感染率低于非优势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 论](1)HIV女性患者阴道微生态平衡受CD4+T细胞水平的影响,较高的CD4+T细胞值是阴道微生态平衡的保护性因素。对于CD4+T细胞≤350个/μL的患者,阴道微生态失衡及BV感染风险增加,应注重对此类女性患者阴道微生态的监测。(2)提高阴道内乳酸菌的含量,有利于维护阴道微生态平衡,降低阴道感染的风险。为今后诊疗和预防HIV女性患者阴道微生态失衡及阴道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有利于HIV维护女性患者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