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主流意识形态,即是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基于自身根本利益对社会关系自觉反映而形成的思想体系。主流意识形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大致同步的,体现着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要求,是实践性和理论性的统一。主流意识形态为社会确立价值导向,凝聚社会人心,从而维护现存的统治秩序,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主流意识形态必须在新的实践面前加强自身建设,提高队伍素质以创新理论内容、完善主导方式、打造兼容机制、整合舆论阵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民众的要求,巩固主导地位,更好地维护本阶级的统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是我们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本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政治哲学的逻辑演进,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规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更好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更有利于整合和动员社会力量,从而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提供了机遇。同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对主流意识形态提出了挑战,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理念、理论创新和主导方式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当前的情势下,它还要求主流意识形态必须在改革的论争中为深化改革凝聚新的共识,在利益的冲突中为协调利益关系提供价值导引,在信仰的危机中重建社会的精神家园,从而最大限度地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充分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主流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则,进行理论创新,完善主导方式,整合舆论阵地,提高队伍素质,发展文化产业,使主流意识形态契合人民的需要,渗透到广大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内化为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同时,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中,还必须注意几个重要的方法论问题,处理好主导性与多样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理论与现实及泛化与淡化的关系问题,从而赢得广大人民的认同,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凝聚新的共识,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强大精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