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基因重组型人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在中国人群中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索适合中国人群的使用剂量、时间窗、应用指征、提示预后的指标以及超早期合并应用脑保护剂是否能改善预后。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参加rt-PA溶栓治疗组的患者61例(0-3小时44例,3-4.5小时17例)给予rt-PA静脉注射,0.6mg/kg体重,最大量50mg.,其中10%在1-2分钟静脉推注,剩余的90%用微量泵静脉滴入,时间为1小时。对照组1为81例同期发病在4.5小时内的卒中患者,仅接受脑梗死的一般治疗。对照组2为美国国立神经疾病及脑卒中研究院rt-PA脑卒中研究[1](NINDS试验)中的rt-PA治疗组。联合治疗组33例:在rt-PA静脉滴入同时开始给予依达拉奉每日2次,共7天。详细记录基线资料和主要评价指标(30天和90天的NIHSS、BI和MRS)、次要评价指标、安全性指标及生命体征和实验室资料等。
结果:rt-PA溶栓治疗组与对照组1在NIHSS30天(c2=8.552,v=3,P=0.036)和90天(c2=10.849,v=3,P=0.013)评分、BI30天(c2=8.858, v=3, P=0.031)和90天(c2=8.148,v=1,P=0.043)的分数、MRS30天(c2=12.921,v=6,P=0.044)和90天(c2=14.101,v=6,P=0.029)的分值中均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Rt-PA溶栓组rt-PA溶栓组与对照组2(NINDS试验治疗组)90天的NIHSS0-1分(34.1%vs31%)和MRS0-1分,(37.7%vs39%)的比例相似,而总死亡率(4.9% vs17%)则明显低于NINDS试验治疗组。在简单比较中,0-3小时溶栓组在90天时NIHSS0-1分(36.4%vs29.4%)和MRS0-1分(38.6%vs35.4%)的比例略高于3-4.5小时溶栓组。治疗90天后BI在95-100分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变化为-9.62±8.183mmHg,而BI在90分以下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变化为-5.22±7.287mmHg,两者间比较t=-2.12,P=0.038,有统计学显著差异,认为90天后BI在95-100分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24小时内下降幅度明显高于BI在90分以下的患者。联合治疗组与单纯溶栓组在30天的NIHSS(c2=9.292,v=3,P=0.026)上有统计差异,而在90天的NIHSS(c2=1.066,v=3,P=0.785)、MRS(c2=3.193,v=6,P=0.784)和BI(c2=0.839,v=3,P=0.840)上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别。
结论:在超早期脑梗死(4.5小时内)治疗中应用rt-PA静脉注射,0.6mg/kg体重,最大量50mg的方案能够改善30天和90天时的神经功能缺损,减少残障率,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0-3小时内进行溶栓较3-4.5小时内溶栓有效性略高,安全性无明显差异。24小时内收缩压的降低与相对良好的预后具有正相关性。超早期溶栓合并应用依达拉奉能改善30天时的神经功能,但对90天时的预后影响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