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饱和链烷技术是新近发展起来的用以估测草食动物采食量和采食组成的较有发展潜力的方法。我国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才刚刚开始。本试验以我国典型草原常见草种为基础,分别展开了饱和链烷技术的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其中基础性研究包括两大部分:1、常见草种表皮蜡层中饱和链烷的浓度特征模式及其变化规律。2、绵羊粪便中饱和链烷的回收率及其影响因素。应用性研究包括在室内可控条件下和室外自由放牧条件下检验饱和链烷技术估测绵羊食性和食量的准确性及其影响因素,并给出我国典型草原自由绵羊的补饲策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我国典型草原常见草种表皮蜡层中饱和链烷的浓度模式特征明显,种间区别性大。而且大部分草种饱和链烷含量高,有利于饱和链烷技术的应用。
2、植物表皮蜡层中饱和链烷的浓度模式受植物生育期和植物生长地点的气候特点影响显著。3、对典型草原最常见的5种草种进行全年跟踪研究,发现其表皮蜡层中饱和链烷的含量较理想,其链烷模式在整个生育期均存在显著的种间区别。
4、绵羊粪便中链烷回收率受饲草种类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
5、饲养试验结果说明采用饱和链烷技术能够方便、准确地估测家畜的采食量。但是当家畜的采食成份中有饱和链烷浓度模式相似的组份存在时,食性的估测结果就可能出现偏差。
6、室外放牧条件下评价饱和链烷技术的结果说明采用饱和链烷技术估测的采食量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采用饱和链烷技术的估测结果能够较真实地放映了该地区放牧绵羊的实际采食状况。同时,根据估测的结果发现河北沽源典型草原地区七月份放牧绵羊(6~8月龄)每天采食的各种营养物质的量基本能够满足其生长需要,但是干物质采食量偏小,每只绵羊每天需要补饲200~300g的粗饲料,以满足其健康生长需要。
综上所述,饱和链烷技术在我国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如果能够通过增加内源标记物等措施进一步提高该技术在估测草食动物采食成份方面的准确性,充分发挥饱和链烷技术的潜力,那么,其应用前景将十分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