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分析单侧和双侧入路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的临床研究。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因OVCFS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行椎体后凸成形术并随访至少6月的患者,共计65例,共65个病椎,按手术是单侧入路还是双侧入路分为单侧组和双侧组,单侧组30例30个病椎,男9例9个病椎,女21例21个病椎,年龄62-96岁,平均年龄76.3岁;双侧组35例35个病椎,男11例11个病椎,女24例24个病椎,年龄61-92岁,平均年龄74.2岁;骨折椎体为胸7-腰4,术前均通过症状、体征结合骨密度测定、X线、CT及MRI或ECT诊断为骨质疏松性椎体新鲜压缩性骨折。每组术前和术后通过临床观察及影像学表现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包括:住院天数、手术时长、术中X线放射次数、骨水泥注入量、VAS评分、椎体前缘及椎体中部高度恢复、Cobb角矫正、骨水泥渗漏等。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单侧组与双侧组在年龄、性别、住院天数等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单侧组与双侧组均能缓解疼痛、恢复椎体前缘高度及椎体中部高度、矫正脊柱后凸畸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术前与术后3天及术后6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与术后6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较双侧组手术时间短、术中X线放射次数少、骨水泥注入量少,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侧组发生骨水泥渗漏3例,椎间盘渗漏2例,椎体前方渗漏1例;双侧组发生骨水泥渗漏3例,椎间盘渗漏2例,椎体前方渗漏1例;单侧组骨水泥渗漏率为10%(3/30),双侧骨水泥渗漏率为8.57%(3/3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及双侧入路经皮穿刺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均安全有效,与双侧入路相比较,单侧入路具有术中X线放射次数少、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椎体骨水泥注入量少等优势。但单侧入路穿刺要求及难度相对较高,而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并未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