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不同贮藏条件下地黄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为鲜地黄、生地黄的质量控制及确定储藏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首先对地黄药材鲜地黄、生地黄在贮藏过程中的性状变化进行观察描述;以梓醇、毛蕊花糖苷、多糖、单糖葡萄糖、寡糖蔗糖、棉籽糖、水苏糖、氨基酸含量为指标,检查水分、水溶性浸出物、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并对黄曲霉毒素进行检测;采用HPLC法对地黄中梓醇、毛蕊花糖苷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RP-HPLC-RID法同时测定地黄单糖葡萄糖,寡糖中蔗糖、棉籽糖、水苏糖的含量;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地黄中多糖的含量进行测定;水分、总灰分与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第一部)规定进行测定;采用HPLC柱后衍生法对地黄药材进行黄曲霉毒素的检测。结果:1、鲜地黄贮藏技术研究。采用沙土埋藏、条筐装、麻袋包装的方法对鲜地黄进行包装,经过6个月的贮藏,以梓醇、毛蕊花糖苷、多糖、单糖葡萄糖、寡糖蔗糖、棉籽糖、水苏糖、氨基酸含量为指标,检查水分、水溶性浸出物、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并对黄曲霉毒素进行检测,考察了不同包装方法对贮藏期鲜地黄药材质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包装方法贮藏的鲜地黄水分含量变化规律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沙土埋藏的鲜地黄水分含量变化不大,且保持在较高水平,麻袋包装的鲜地黄水分含量逐渐降低,筐装的鲜地黄水分散失较快,沙土埋藏明显优于其它两种包装方法;不同包装方法贮藏的鲜地黄化学成分含量大多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不同包装方法之间含量变化并不明显。对不同包装的鲜地黄进行沙藏、阴凉库藏和窖藏试验,考察了贮藏条件和包装方法对鲜地黄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6个月的贮藏,阴凉库藏条件下沙土埋藏的鲜地黄各成分含量降低速度较缓且水分含量变化不大,鲜地黄质量保存最好;沙藏条件下鲜地黄虽水分含量充足,但在贮藏4个月以后各成分含量下降较快,且有发芽、霉变的现象出现;窖藏条件的鲜地黄水分散失最快,且各成分含量变化较大,质量不稳定。2、生地黄贮藏技术研究采用条筐、编织袋、麻袋和PVC材料,分别对生地黄进行常规包装和抽真空包装,经过12个月的贮藏,以梓醇、毛蕊花糖苷、多糖、单糖葡萄糖、寡糖蔗糖、棉籽糖、水苏糖、氨基酸含量为指标,检查水分、水溶性浸出物、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并对黄曲霉毒素进行检测,考察了不同包装方法对贮藏期生地黄药材质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包装方法贮藏的生地黄水分含量变化差异较大,其中,PVC材料抽真空包装的生地黄药材在贮藏过程中水分含量变化不大,利于生地黄的质量控制及贮藏,筐装、编织袋包装、麻袋包装的生地黄水分含量变化较大,不利于贮藏;不同包装方法贮藏的生地黄在贮藏过程中各成分含量大多呈下降趋势,对比不同包装方法贮藏的生地黄各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发现,PVC材料抽真空包装的生地黄药材各成分含量较高,药材质量稳定,优于其他几种包装方法。对不同包装的生地黄药材进行常温试验、阴凉试验和加速试验。结果表明,经过12个月的贮藏,阴凉库藏条件下PVC材料抽真空包装的生地黄品质保存最好,阴凉条件下其它三种包装的生地黄梓醇、毛蕊花糖苷、单寡糖、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下降均较缓慢,但是水分含量不断增高,常温贮藏条件下的生地黄水分含量变化不大,但是梓醇、毛蕊花糖苷、单寡糖、水溶性浸出物含量降低速度较阴凉条件下快。结论:初步掌握鲜地黄、生地黄贮藏过程中化学成分变化规律,研究结果为地黄药材质量控制及贮藏期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