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城镇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经济社会的转型是发展历程中的关键环节。这一系列转变的空间表现,就是城镇区域分布、城乡关系变化以及城镇空间结构的变化。研究转型期经济社会变化的特征,及其对空间结构变化的动力机制,是制定城镇发展策略的必须条件。苏州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导城市,经济社会转型对城市结构形态的变化推动及其明显,木渎镇区作为苏州西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经历了漫长的独立城镇的成长过程,而在苏州市未来的发展蓝图中,显示了木渎作为城区主要组成部分的趋势。从小的城市到大城市的“城区”,其驱动力机制、变化轨迹和未来空间的优化发展,既有理论上的研究需求也有实践指导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木渎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由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变;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由贫困社会向富裕社会的转变。这种转型过程中,城市作为人类集聚的社会空间聚合体,空间结构经历着各种演化,体现出不同的特征。论文综合城市经济空间结构、城市制度空间结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和自然环境存在的多角度和多方面的空间演变分析,回答每个角度的演变特征,演变动力机制,演变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各个角度的空间重组以及这种重组背后的主导因素。木渎镇区空间结构演变可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开始到21世纪以前,是演变的缓慢阶段,城市化的速度慢。经历了乡镇企业“苏南模式”和后来国际产业转移带来的电子工业的落户的大背景,木渎镇区的规模没有大的发展,其空间结构特征较少依赖苏州城区的发展。第二阶段是工业化发展的快速时期,整个苏州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时期,大概到2006年末,这个阶段演化剧烈迅速,规模扩大明显。此后到现在阶段,处于工业化的后期,开始发展高精细工业,发展速度减慢,这一阶段的空间结构特征是空间多元化和高质化,融入中心城区的发展。通过对未来演变动力机制和问题的探讨,提出了轴向发展和点核发展、生态控制的融入苏州城市结构形态的优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