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相关论文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和乳腺癌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8月至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经病理......
[目的]探讨超声辅助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对老年乳腺良性肿瘤患者血清疼痛因子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南市妇幼......
众所周知,人体器官均有一定程度的不对称,女性乳房也是如此,对称的乳房是女性展示形态美的关键。不对称的乳房则可能给女性带来心......
微针疗法,亦称微针系统,是针灸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发展形成耳针、头针、眼针、面针、鼻针、腕踝针、手足针、脐针、腹针等......
目的 比较乳腺癌术后用可调式外扩张器(EVE)辅助自体脂肪移植和单纯自体脂肪移植重建乳房的效果.方法 2016年12月至2020年1月,南方......
为降低假体置入隆乳术后的纤维包膜挛缩的发生率,自1990年以来采用经乳房下腹外斜肌入路行隆乳术96例,术后随访半年以上者72例;其中67......
为了评估国产充注式乳房假体的临床效果,总结了1994年3月至1995年5月间手术的62例123侧隆乳病例。假体由上海地区生产,容量200~450ml......
通过对隆乳术后27例取除假体者的原因进行分析,进一步揭示了目前隆乳术中仍存在的某些不足,发现术后感染、疼痛、假体破裂或外露、包......
为保留乳头感觉,用改良McKissock垂直双蒂法行乳房缩小术4例(7只乳房),改良重点在于保留主要支配乳头感觉的第4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另对......
我们于1990年9月至11月用整群抽样法对中国北方3个中等城市已育健康妇女的乳房形态做了调查,提出以乳头定位、定高确定乳房形态的设......
本研究通过12例乳腺癌离体乳房标本选择性血管造影观察,结果显示阳性肿块血管影象者10例,阴性2例,通过分析,论证了此方法的临床可行性......
隆突样皮肤纤维肉瘤是一种交界恶性或潜在低度恶性的纤维组织细胞肿瘤,常好发于躯干,乳房皮肤较为罕见。中南大学湘雅第二医院对1例......
目的探讨双环乳腺筋膜瓣悬吊法治疗乳房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3年12月至2018年12月,解放军第九O四医院收治乳房下垂妇女50例,年......
三维体表成像技术可对体表形态进行客观评估,已经广泛应用于整形美容领域。作者就该技术在乳房整形美容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其中包含......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老年人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新辅助化疗(NAC)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
随着乳腺疾病诊治理念和技术的进步,采用穿刺活检技术对乳腺病灶及区域淋巴结进行病理学评价已经在临床获得广泛共识。为规范超声引......
目的探讨两种吸脂方法对自体脂肪隆乳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原沈阳军区总医院整形外科用自体脂肪颗粒进行隆乳......
目的评价CT诊断乳房良性疾病的价值。方法44例(78个病灶)患者接受乳房CT扫描和钼靶摄片检查。对比分析这两种检查方法对乳房良性疾病......
目的探讨超声S-Detect分类技术在乳腺包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2月间经手术或病理穿刺活检证实的47......
目的探讨三维剪切波弹性成像(three-dimensional shear wave elastography,3D-SWE)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
目的调查剖宫产术后早期不同时段乳房按摩对产妇泌乳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山东省某医院产科病......
目的比较乳腺超声自动容积成像(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er,ABVS)与增强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乳腺肿物的......
目的探讨乳腺专用伽玛显像(BSGI )、钼靶成像、超声及联合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于本院就诊......
本文观察了66例麻风男患者有关性腺的改变,特别注意其生殖能力和男子乳房发育症.其中38例为瘤型,27例为结核样型,1例为界线类偏结......
目的探讨乳腺硬化性腺病(SA)的乳腺X线摄影、超声和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SA或伴有SA改变,且术前有X线、超声或乳......
乳房外湿疹样癌(Extramammary Paget′sdisease)以往虽已有许多报告,其中有些与汗腺癌有关,但与表皮肿瘤有联系者仅见数例。作者等......
硅酮曾被认为无生物学活性,但在动物研究中发现可引起局部组织反应。例如,给豚鼠注射液体硅酮,导致肉芽肿形成;给小鼠注射硅酮凝胶......
乳房外Paget病(EMPD)的组织发生迄今不明,它可能来源于附件腺体组织或原发于表皮。疾病主要累及大汗腺丰富的部位,如外阴、会阴、......
作者用3种不同性质的抗角质单克隆抗体、ABC技术,以及一种兔抗癌胚抗原抗血清(CEA)PAP技术研究了正常人皮肤、乳房及乳房外Paget病......
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有关乳房外Paget病(EMPD)的报道日趋增多,为了对该病有一较为全面的了解,综述如下。临床表现PMPD较常发生于大汗......
作者用数种抗角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CA)以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对乳房外Paget病(EPD)的皮肤标本进行了研究,目的是要确定EPD的Paget细胞......
非黑素细胞性皮损,例如Paget病偶然会在临床和组织学上与原发性浅表扩散性恶黑相混淆,尤其是在原位早期.这常常是由于Paget病的瘤......
乳房外Paget病主要来自皮肤向大汗腺分化的细胞,常见于大汗腺分布区。而外阴、肛周部乳房外Paget病最常见,部分可继发于腺癌的扩展......
乳房Paget病(MPD)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皮肤肿瘤,患者往往合并下方乳腺癌[1]。近年来,乳腺肿瘤组织中癌基因、抑癌基因以及凋亡相关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