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特定语言中人们如何称呼对方是研究人际交流的一个重要课题。人们通常以称呼语发起谈话,以此确立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称呼语在此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言语事件中用以指称受话人的称谓,是社会信息的重要载体(Parkinson,1985)。得体而有效的称呼语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创造和谐的交际氛围,从而顺利达到交际目的。国内外学者对称呼语的研究大多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入手,着重分析社会因素对称呼语选择的影响,其中最有影响的一部力作是Brown & Gilman的the Pronouns of Power and Solidarity.此后的学者大多是在此理论基础上分析阐释称呼语的使用,而忽视了语言交流中心理因素,物理环境对语言选择的制约作用。维索尔伦的顺应论为语言现象的语用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框架。维索尔伦指出,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选择语言的过程,但这种选择多要受到交际者的主观意识,语言内部因素和语言外部因素的制约,但有时候也是一种自动的,无意识的行为。他认为语言使用是一种行为(behavior:行为B)。与“act”(行为A)不同,"behavior"更具有社会学的意义,在他看来,语言使用又是一种社会行为(social action),所以考察语言使用必须“从认知,社会,文化的综合角度将语言现象与其作为行为的语言使用联系起来”,也就是“综观”。本文拟以维索尔伦的顺应论为理论框架研究汉语称呼语的使用。汉语称呼语是一个复杂的丰富的称呼语系统。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及文化价值观对汉语称呼语有深刻的影响。因此,作者首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总结此背景下汉语称呼语的特点,为更好的阐释汉语称呼语的选用奠定文化基础。维索尔伦指出人们之所以能在交际过程中做出这样那样的选择是因为语言本身的三个特性:变异性,协商性,顺应性。顺应论主张从四个角度对语言现象进行全面的研究:语境关系顺应,结构客体顺应,顺应的动态性,顺应的意识凸显度。限于本文篇幅的局限性,作者仅选取语境关系顺应的角度从认知,社会,物理的层面以经典的汉语文学作品称呼语为语料分析研究汉语称呼语对语境的顺应过程,进而以现代生活中某些称呼语的变异分析时代的变化对称呼语的影响。本论文的研究表明汉语称呼语的使用是谈话双方基于认知的,文化的,社会的考虑进行的有意识的动态的选择过程,同时也表明汉语称呼语使用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形式及意义的变化的。称呼语的选择也是一种语言策略,对于建立和谐成功的人际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论文所使用的理论框架也适用于其他语言现象的分析研究,如名人的演讲,老板与员工之间的对话等。对语言策略的全面的,科学的研究有助于人们灵活地选用语言策略,从而推动人际交往顺利进行。本论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介绍本研究的背景,目的,研究问题及意义;第二章文献综述分析概括国内外对称呼语研究的主要成果及影响;第三章为理论框架部分,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四章讨论汉语称呼语的特点,为更准确的理解分析汉语称呼语奠定文化基础;第五章以中国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一些称呼语为语料分析汉语称呼语对语境关系的顺应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新时代某些汉语称呼语随时代的影响而产生的形式及意义的变化;第六章结论部分总结此研究的结果及意义并指出其局限性,以期为后来的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