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树种多样性及幼苗生境选择特征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ky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树种多样性特点及优势种群空间分布特征,2008年,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在哀牢山生态站附近的常绿阔叶林建立了一块6 ha的森林动态监测样地,逐一测量并记录了样地中所有胸径(DBH)≥1 cm的树木的胸径,并对其挂牌标记、鉴定和确定坐标位置。结果表明,样地内共有DBH≥1 cm的乔木12,131株,隶属于68种47属25科。样地内硬壳柯(Lithocarpus hancei)的重要值最大,其胸高断面积也最大,其次为变色锥(Castanopsis wattii),排在第三位的为云南连蕊茶(Camellia forrestii),有1,712个个体,是样地内个体数量最多的树种。和同类型森林相比,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物种总数较少,稀有种所占比例也较小。样地内4个上层优势种的中小径级个体数量较多,而大径级的个体数量较少。应用RipleysK-Function对样地内26个树种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每个树种分幼树、中树和成树3个生活史阶段,共53组数据符合条件(生活史阶段的树木株数≥40株),其中有37组数据表现为集群分布,只有2个树种表现出随径级增大,树种由集群分布转而表现为随机分布,样地内并没有树种表现出均匀分布,表明在树种多样性维持方面,密度制约机制可能不是主要原因,生境异质性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解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树种幼苗组成和分布特征及其存活和死亡的规律,对样地中的幼苗分别进行了定位监测和动态研究。结果表明,重要值居前10位的林下幼苗种类中,有5种是来自重要值居前10位的树种。从雨季末期到旱季末期,幼苗的数量和种类都大量减少,原因可能是由于干旱胁迫的影响。在林窗中央和林窗边缘,新增的幼苗数量和种类都较多,死亡率较低,而林冠下新增的幼苗死亡率较高。可见,林窗的出现可能更有利于某些树种幼苗的定居,从而维持了森林树种的多样性。   为探究树种幼苗的生境选择特征,对当地的3个树种(滇南山杨Populus rotundifolia、多花山矾Symplocos ramosissima、黄心树Machilus gamblei)的幼苗进行了移栽实验,移栽后的幼苗分别置于森林生境及人工遮阴生境中,对其相关的生长参数和气体交换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幼苗移栽到不同森林生境后(林窗中心、林窗边缘和林冠下),滇南山杨的幼苗极不适应荫蔽环境,全部死亡,说明其幼苗只能在林外存活、生长和定居。多花山矾和黄心树幼苗的各生长参数和气体交换参数均在林窗中心最大,林窗边缘次之,林冠下最小,比叶面积则表现出相反的顺序,说明林窗有利于多花山矾和黄心树幼苗的生长。   人工遮阴实验结果也表明,3个树种的幼苗生长参数和气体交换参数均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大,而比叶面积则随着光照强度增大而减小。可见,光照强度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在一定光照强度范围内,幼苗生长都随光照的增强逐渐加快。在本实验设置的所有光照强度下,滇南山杨幼苗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均大于多花山矾和黄心树的幼苗,这说明滇南山杨的幼苗适应于高光环境。在相近光照强度下,人工遮阴条件下幼苗的各项生长参数均高于森林林窗环境,幼苗的生长比在自然森林生境中生长得更快。   在1层(28.36%)和2层(8.10%)遮阴网条件下,3个树种幼苗的生长参数、最大净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在土壤含水量较高时最大,说明土壤含水量也是影响幼苗生长的主要因素,较高的土壤含水量有利于幼苗的定居和生长。但在3层(2.37%)遮阴网条件下,在不同水分梯度处理中,3个树种幼苗的生长参数和气体交换参数没有呈现有规律的变化,说明在较低的光照条件下,幼苗生长对土壤水分梯度的响应不敏感。在1层和2层遮阴网条件下,土壤含水量为20%(干旱胁迫)时,滇南山杨的幼苗生长参数均表现出较高的水平,说明阳性树种滇南山杨有较高的耐旱性。而多花山矾和黄心树幼苗的生长参数一般都较低(2层遮阴网条件下的多花山矾幼苗除外),这说明干旱胁迫可以抑制这两种树种幼苗的生长发育。而同样的光照和水分条件下,多花山矾幼苗的各生长参数均高于黄心树的幼苗,这说明多花山矾幼苗的竞争能力要大于黄心树的幼苗。黄心树的幼苗虽然很难发育成幼树,但一旦成功,则多位于林冠上层。多花山矾的幼苗多能顺利更新,所以数量很多,但多位于林冠下层。
其他文献
TMCO1蛋白是定位于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的钙离子过载激活的钙离子通道(Calcium Load Activated Calcium,CLAC),该蛋白在哺乳动物中高度保守。人类CLAC缺陷会引发TM
表面等离子共振是指当外界激发光场的频率与贵金属表面自由电子的本征频率匹配时,表面电子产生的集体振荡现象。表面等离子共振有许多优异的性质,如能够产生显著的局域场增强
(1)蒟蒻薯属(Tacca)属于薯蓣科,由于该属植物种间在形态上差别不大导致分类上很有难度。DNA条形码是一种利用短的DNA标准片段来鉴别和发现物种的方法。本研究利用核片段ITS和
图像融合是一门把来自不同传感器的图像融合成一幅图像的技术,目的是为了得到更精确和更全面的研究对象。近些年,有大量的图像融合算法被提出,但它们都局限在时域或频域进行
目前,LED(Light Emitting Diode)的应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与LED相关的产品也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LED的使用早期,其主要用于指示,如交通信号灯和仪表的指示灯,但是在当
树突在神经环路的信号接收和传递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功能主要依赖于树突的复杂分支结构。许多神经系统疾病相关基因与树突形态发育有关,因此解析树突发育的分子机制可以为相关疾
铁磁性管道广泛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部门,由于工作条件恶劣,容易造成管道的损伤,给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对在役管道的定期检测事关生产和生活的安全。在检测过程中会
随着网络通信和多媒体技术,特别是视频压缩技术的发展,视频传输将成为IP网络的重要业务。而无线局域网同有线网络技术相比较有其与生俱来的优越性:联网方便、费用低廉、灵活性好
西双版纳地处水热条件相对不足的热带北缘,近半个世纪以来,该地区最大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大面积热带雨林向橡胶人工林的转化,并由此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区域气候变化等问题的
灵芝(Ganoderma lucidum)是我国传统的大型药用真菌,具有提高机体免疫、改善睡眠、抗肿瘤、抗疲劳等多种功效,其主要活性成分有灵芝多糖、灵芝三萜等,在我国具有悠久的临床应用历史。但灵芝的栽培只有几十年的历史,目前主要有段木栽培,袋料栽培两种方式,后者由于原料来源广泛,且可以进行配方优化,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菊花(Chrysan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