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揭示重庆地表起伏度与水土流失的相关性,也为了能够较为准确掌握重庆地区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状况,以重庆各区县为单位,提取其地表起伏度各指标(包括有:地表粗糙度、相对海拔高差、沟壑密度、山峰密度和山谷密度),并通过各指标与2012年重庆水土流失情况中的平均侵蚀模数和平均侵蚀总量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各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并通过空间比较得出地表起伏度分类分布图、水土流失强度分类分布图以及以地表起伏度为基础的重庆市各区县水土流失类型图,最后提出了对本次研究的展望。基于上述分析和探讨本文取得以下主要结论。①在1:25万区域尺度重庆市水土流失评价中,地表粗糙度是最能作为评价水土流失的地表起伏度的指标,其得出的拟合方程为y163966x2376689x212137。②地表起伏度越低的区域水土流失综合强度越低,一般来看水土流失综合强度随着地表起伏度的增大而增大,在空间上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但在分类后,变化较大的有4个区县:其中合川区和大渡口区地表起伏较为小,但水土流失相对较为严重;巫山县和巫溪县,地表起伏较大,但水土流失较轻。从上述的4个较为特殊的区县我们可以看出,其地表起伏度即地形因子并不是影响水土流失强度的唯一指标,水土流失还会受到降雨、地表径流、植被覆盖以及人为因素等其他方面的影响,从而导致该区域水土流失的加剧或是减缓。③根据重庆市水土保持区划,同时参照本次研究所得出的重庆市各区县地表起伏度分类分布图及水土流失强度分类分布图,通过上述划分依据及重庆的实际地质地貌条件和水土流失特点可将重庆市各区县区域划分为4类。划分出的类型区采用二段命名法的方式命名,即地貌类型+水土流失强度,分别为四川盆地南部中低丘陵中轻度水土流失类型区;川渝平行岭谷低山丘陵轻中度水土流失类型区;鄂渝中低山地中强度水土流失类型区;大巴山中低山山地强中度水土流失类型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