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压敏胶的传统生产方法为溶液型与乳液型,两种方法都需要原料在加热条件下聚合反应时间在7h以上,聚合反应升降温的时限决定了反应速率较难控制,在压敏胶的使用时需要耗费较高的能量除去产品中的溶剂或者水,从而带来了资源的不必要浪费。紫外光本体聚合是一种新型的高效节能的聚合方法,引发剂通过吸收紫外光能量制备丙烯酸酯预聚物,此方法具有反应速率快、反应程度可控、受温度影响小等优点,制备的产品固含量100%,无色透明,且粘结性与耐候性良好。本课题主要包括紫外光引发机理的研究以及通过考察反应条件与产品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而达到产品性能可控的目的。本实验主要包括两部分:聚合物的性能研究以及工艺控制。其中性能研究包括预聚物的制备以及压敏胶的固化。研究了各种丙烯酸酯类单体的光聚合反应速率,初步确定了各种软、硬单体的选择。通过改变软硬单体的不同配比以及不同引发剂含量进而确定压敏胶最佳力学性能下各组分的组成及配比,测定此最佳组成下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分布。在预聚物的制备过程中通过光照时间来控制预聚物黏度,在预聚物反应结束时正好处于聚合反应的自动加速阶段,如若光照时间稍微延长则会在实际工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爆聚反应。因此为了提高工业生产的安全系数,采用间歇光照的方式,控制每次聚合的反应时间以及反应次数从而达到所需黏度。在预聚物中添加适量引发剂与交联剂即可得到光固化压敏胶。考察了固化时引发剂种类及用量、固化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交联剂、异氰酸酯、丙烯酸等对耐热性以及耐老化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