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渤海湾盆地为我国东部地区晚第三纪以来构造活动最为强烈的地区之一,海域内辽东湾探区郯庐断裂带等主要断裂在晚第三纪以来均有明显活动。因此,本地区断层较为发育,构造复杂。由于构造复杂,储层分布更复杂,这就给构造解释以及储层预测都带来较大的困难。
上世纪九十年代术,通过对渤海浅层成藏条件的认识,随着以秦皇岛32-6、蓬莱19-3等大油田的发现,渤海进入了新近系勘探时期,并导致了凸起上新近系及基底潜山复合油田群的大发现,如JZS、B228-1油气田等。这些油气藏从地质特征到勘探方法都具有复杂性,体现在储层特征、勘探理念及勘探技术组合等方面。
对于象JZS这样具有特殊特征的油气藏来说,在地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则必须形成一套特殊的勘探技术组合,开展地球物理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研究,以全新的思维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去研究,在全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地震资料所包含的丰富的信息、提高地震资料的应用潜力,精细研究地下复杂构造特征及刻画储层分布的规律,从而提高勘探效率,发现更多油气储量。
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针对渤海油气藏地质特征及勘探方法的复杂性特征,充分利用现有的三维地震资料,开展以地球物理新方法、新技术为手段的应用研究,拓宽思路,充分挖掘和综合分析地震资料的潜力,对复杂构造储层进行分析与预测,掌握储层分布规律,以更好的指导油气勘探工作,从而提高勘探成功率,发现更多的油气储量。
因此,本文在地质研究认识的基础上,采用储层信息反演及频谱成像等技术对下第三系差连通碎屑岩储层进行了精细分析和研究,对储层分布规律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对各向异性变质岩潜山储层,采用以岩石薄片研究、岩心描述统计、常规测井及FMI成像测井信息分析为基础,总结了该区基岩储层的“四性”特征;同时,利用多种地震储层预测技术综合分析和预测潜山储层发育展布特征,避免了单项技术预测的多解性,提高了预测的精度,并形成了一套有效预测潜山裂缝性储层分布规律的方法,预测结果得到了钻井的证实,为油田评价及开发方案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