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复合相变蓄能材料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ggio_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阳能是重要的可再生清洁能源,但稳定性差,因此在太阳能热利用中需要蓄热。另外蓄能技术也可用于工业余热回收、制冷热泵、分布式能源等系统以提高系统性能。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s,PCMs)是重要的蓄能材料,由于具有储能密度高、相变温度稳定等特点而受到重视。但目前PCMs还存在一些缺陷,限制了工程应用。本文提出并对纳米复合PCMs的相变蓄热性能开展了研究工作,研究结果对提高PCMs性能,优化设计相变蓄热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水合醋酸钠(Sodiuma cetate trihydrate,SAT)是一种典型的水合盐类相变材料,具有较高的储能密度和热导率,但在凝固过程中易过冷和相分离,因此应用时需要有效的成核剂和增稠剂。本文实验分析了几种纳米材料(A1N、Si3N4、ZrB2、SiO2、BC4、SiB6)对SAT的成核效果,结果表明质量分数5%或4%的Si3N4、10%ZrB2、5%A1N在自然分散下就能够消除SAT的过冷度,质量分数2%的SiO2在熔化的SAT中经磁力搅拌和超声分散后能够消除其过冷度。纳米材料的粒度分析结果表明粒度分布在几十纳米到300纳米左右的纳米材料有较好的成核效果。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纳米A1N颗粒与SAT复合材料的结晶过程,通过500次热稳定性循环实验验证了纳米A1N成核剂具有较好的长期稳定性效果。微观观察和TG-DTA实验还证实了CMC是SAT的一种较好的增稠剂,能够减小SAT的结晶粒度,提高失水温度。   季戊四醇(Pentaerythritol,PE)是一种中低温有机相变材料。通过DSC实验及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分析,表明纳米颗粒对季戊四醇的结晶性能有较大的影响,能够促进季戊四醇的结晶、减少过冷度起到异相成核的作用。应用多种非等温结晶动力学模型比较,结果表明莫志深法能够较好的处理季戊四醇的非等温结晶问题。   组合式相变材料较单一相变材料具有优越的传热和热力学性能,本文基于热力学有效能((火用))分析推导了使用不同相变材料数时的最佳相变温度的理论计算公式,并根据最佳相变温度推导出(火用)效率随着相变材料数的变化关系。以实际余热温度为例计算了最佳相变温度与最佳(火用)效率,并根据文献调研的一些相变材料的性质给出了最佳相变温度所对应的相变材料的组合。   最后,本文用Fluent模拟了三种相变蓄热器在相同的工况和几何参数下相变蓄热过程,结果表明,肋片管蓄热器比光管蓄热器有更大的传热效率,而在肋片密集度逐步增大的非均匀肋片管蓄热器的传热性能优于均匀布置肋片管蓄热器。
其他文献
婆婆的手势她最懂rn李秀兰是黑龙江省建设农场第五管理区一名普通职工,她平时既操持家务又参加生产劳动,还担负着照顾聋哑婆婆的重任,过着平淡而真实的生活.1992年,她嫁给第
期刊
乌贼墨多糖(Squid ink polysaccharide,SIP)是从废弃物乌贼墨囊中分离提取得到的具有诸多生物学功能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前期研究发现SIP对环磷酰胺(CP)致小鼠肾、肺、肝、睾丸、卵巢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本文旨在探讨乌贼墨多糖分离纯化后的组分SIP-1的结构及其干预环磷酰胺介导卵巢细胞凋亡与自噬的机制。本研究经酶法提取、乙醇沉淀方法分离提取得到粗多糖,然后经过DEAE-52纤维
神东上湾煤是产于中国内蒙古的一种低阶煤,在悬浮液中该煤粉颗粒表面带负电荷,这是因为在神东上湾煤颗粒的表面和内部含有大量的含氧官能团,如羧基、甲氧基、羟基和羰基等。
随着充液航天器中液体推进剂所占比重日益增加,对航天器运行精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各国学者对于充液航天器在运行过程中的液体晃动问题越来越重视。目前充液航天器中的液体推进
太阳能光伏光热综合利用技术(Photovoltaic/thermal,PV/T)是一种将光伏利用和光热利用有机结合的太阳能利用技术。PV/T集热器中,光热模块转移光伏电池发电时产生的热量,降低电池
多孔介质中的流体流动及传热在自然现象、生命现象及工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普遍存在,其中流体区域含有多孔介质的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背景和重要的研究价值,其应用的领域包括:干
牛肉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食材,具有肉质鲜美,高蛋白、低脂肪,富含人体所需必需氨基酸、矿物质与维生素等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然而,嫩度不佳是目前牛肉及其制品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因
学位
生物柴油十六烷值对柴油机的燃烧过程、动力性、经济性、燃烧噪声以及污染物排放具有重要影响。论文以不同二叔丁基过氧化物(DTBP)添加比率的生物柴油为研究对象,采用热重分
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的全球性疾病,在世界范围内约有45%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死亡与之相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EC3.4.15.1)是调节血压的关键酶,在人体血压调节体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