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老龄化和居民消费不足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两个问题。200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首次超过7%,根据联合国制定的标准,中国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此后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到了2016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已经超过1.5亿,占总人口10.8%。与此同时,中国始终存在着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制约着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作为消费的主体,居民年龄结构的变化对居民消费存在重要影响,因此本文选择从人口老龄化的角度分析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这有利于深化人口年龄结构与居民消费关系的理论,也有利于解决目前中国居民消费不足的问题。在理论部分,本文首先对人口老龄化的概念、指标和成因进行介绍;之后梳理了绝对收入假说、相对收入假说等西方消费函数理论和马克思消费力、消费信贷理论,总结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最后结合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和人口老龄化对居民个体和整体的影响分析人口老龄化影响居民消费的路径。通过理论分析发现人口老龄化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居民消费:在个体方面人口老龄化会改变个体的收入、消费倾向进而影响居民消费;在整体方面人口老龄化会影响社会绝对生产力和社会总产品的分配最终影响居民消费。在理论分析之后,本文结合中国具体情况分析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在这一部分,首先介绍了中国城镇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历程和特点;然后结合相关统计数据具体分析中国城镇老年人口的收入、消费情况;最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城镇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和城镇老年人口的收入、消费情况具体分析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通过具体分析发现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居民消费存在负面影响,具体表现为:在个体层面,进入老年阶段中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和消费倾向都会出现下降,最终导致其消费能力降低;在整体层面,人口老龄化会降低城镇的社会绝对生产力、扩大城镇人口间收入不平等程度、压缩劳动力人口的收入,从而降低城镇居民整体消费能力。理论与具体分析之后,本文根据生命周期假说构建了关于平均消费倾向与人口老龄化的两期世代交叠模型,确定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然后利用1991-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分析发现,人口老龄化会显著降低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根据理论分析、实证分析结论,本文建议从以下几点改善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居民消费的负面影响:第一,开发针对老年人的产品,提高老年人消费倾向;第二,改善养老保障制度,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提高养老保险公平度;第三,增加养老资金来源,降低年轻人养老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