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话语标记语作为语用学研究的新领域,近些年来在学术界备受关注,这类词语是话语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引导话语理解往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笔者曾在西班牙进行过对外汉语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外国学生在使用中文话语标记时常常出现误用的情况而影响表达,因此萌生了对汉西话语标记进行对比研究的想法。通过文献研究我们发现,前人对于话语标记的研究多局限于单一语言的话语标记研究,或是某几个话语标记的具体研究。本文选择了西班牙语与中文的转折类话语标记作为研究主体,从语用学视角,借鉴对比语言学研究框架,以关联主义为理论基础进行研究。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及对中西语料库大量语料的分析,举例说明中西转折类话语标记的整体特点,及每个话语标记的各自使用特点。同时本文运用文本分析法对小说《隧道》及其中译本中的转折类话语标记进行考察,通过实际文本的翻译处理来佐证前文中对汉西话语标记使用特点的分析,并总结归纳汉西转折类话语标记的共性与特性,从翻译视角分析二者的对应程度并提出翻译策略。通过对语料的研究我们发现,西班牙语与汉语的转折类话语标记的语用功能基本一致,标记语之间存在较明显的对应关系,西语标记语较之中文标记语在位置上有更高的灵活度。整体上来说,西语更倾向于使用转折类话语标记语,中文中的使用频率不及西语。在对小说《隧道》汉西版本中的转折类话语标记的对比研究中我们发现,汉西话语标记的使用都有明显的偏好,“但是/但”、“pero”、“sin embargo”的使用频率远高于其他话语标记,中文在转折越明显时越倾向使用话语标记。在翻译中的中文话语标记使用频率与西语并没有太大差异,仅有不到15%的情况没有使用转折类话语标记。实际结果与预期的差距可能源于译者心理及汉西此类话语标记的高度对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