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以卵清蛋白(OVA)致敏大鼠作为FA动物模型,采用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双歧杆菌或酪酸杆菌制剂分别在生后哺乳期和婴幼儿期给予三周疗程的干预,观察其对经卵清蛋白致敏大鼠血清Th1(IFN—γ、IL-12)及Th2(IL—4)细胞因子和OVA特异性IgE表达水平,以及调节性T细胞代表因子TGF—β水平的变化,从形态和功能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不同时期给予益生菌对OVA致敏大鼠的抗过敏作用及相关机制,为临床应用益生菌防治FA提供实验资料和理论依据。
方法:取新生雌性SD大鼠和3雌性周SD大鼠各32只,分别随机分为新生正常对照组、新生双歧杆菌组、新生酪酸梭菌组、新生阳性对照组和3周正常对照组、3周双歧杆菌组、3周酪酸梭菌组及3周阳性对照组,每组8只;双歧杆菌或酪酸杆菌组分别予双歧杆菌或酪酸梭菌散剂加入无菌稀释液中灌胃3周,正常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予无菌稀释液灌胃3周;3周后予卵清蛋白腹腔注射及灌胃激发建立食物过敏动物模型,正常对照组予无菌生理盐水进行假致敏;最后一次激发1小时后麻醉大鼠,摘眼球取血,静置10~20分钟后离心留取血清,用双抗体夹心ELISE法检测其中细胞因子(IL-4、IL-12、IFN-γ及TGF-β)及OVA特异性IgE水平;在大鼠麻醉之后死亡之前,剪开大鼠腹部皮肤,距回盲瓣5cm处取1cm小肠组织2份,分别进行固定、切片、染色后行透射电镜及HE染色观察。
结果:⑴新生双歧杆菌组和新生酪酸杆菌组血清中IL-12浓度均高于新生正常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和新生阳性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生双歧杆菌组和新生酪酸杆菌组血清中IL-4浓度和新生正常对照组及新生阳性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⑵新生双歧杆菌组和新生酪酸杆菌组血清中TGF-β、IFN-γ浓度及IFN-γ/IL-4比值均高于新生正常对照组及新生阳性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⑶新生双歧杆菌组和新生酪酸杆菌组血清中OVA特异性IgE浓度均高于新生正常对照组(P<0.05),但均低于新生阳性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⑷无论新生组还是3周组,在OVA特异性IgE、IFN-γ、IL-12、IL-4、TGF-β浓度及IFN-γ/IL-4比值等指标上,双歧杆菌组和酪酸杆菌组相比(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⑸3周双歧杆菌组和3周酪酸杆菌组血清中TGF-β浓度及IFN-γ/IL-4比值高于3周正常对照组及3周阳性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血清IFN-γ、IL-12、IL-4及OVA特异性IgE浓度等指标与3周阳性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⑹益生菌组大鼠小肠黏膜病理损伤较阳性对照组轻,较正常对照组重。透射电镜下益生菌组小肠微绒毛基本完整,细胞器无明显肿胀、扩张现象,接近正常对照组,较阳性对照组损伤减轻。
结论:①双歧杆菌或酪酸杆菌可以升高OVA致敏大鼠血清中TGF—β、IFN—γ浓度及IFN—γ/IL—4比值,促进大鼠Th1细胞成熟及Th1/Th2平衡;降低血清中OVA特异性IgE浓度;减轻OVA致敏大鼠的肠道黏膜组织损伤。②双歧杆菌或酪酸杆菌调节Th1/Th2平衡并不是通过下调IL—4水平或者上调IL-12水平达到的;而是通过刺激Tr分泌TGF—β增加,促进Th1细胞因子(IFN—γ)的表达及升高IFN—γ/IL—4比值而发挥其抗过敏作用。③双歧杆菌或酪酸杆菌在升高TGF—β、IFN—γ浓度、升高IFN—γ/IL—4比值及降低OVA特异性IgE浓度,减轻肠黏膜组织损伤等方面效果相似。④在防治食物过敏方面,双歧杆菌或酪酸杆菌干预总体上新生组(哺乳期)较3周组(婴幼儿期)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