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文通过大量古今文献的回顾性研究,对焦树德教授“尪痹”理论学术思想的产生,不断发展完善以及最终成熟的过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纵向性研究,并应用统计学方法,总结和整理了焦树德教授诊治“尪痹”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用于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及今后的科学研究。
研究方法:通过湖南电子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医典》,使用关键字“痹”,对古代文献进行查询及筛选,并根据筛选结果查阅古代文献原文,对原文进行分析、整理、归纳,从中总结古代文献对于狭义“痹病”的病名、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的论述,从而得出焦树德教授的“尪痹理论”学术渊源。另外对大量的现代文献进行筛选,整理出焦树德教授及其学生的著述,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整理,从而系统全面地整理出焦树德教授“尪痹理论”的学术思想概貌。
研究成果:1.历代医家在痹病的病名分类上,一般以某一单一症状进行命名。但是,对于某些特殊的痹病,如出现关节变形、骨质损害的痹病,并未将其与其他关节病变区分开来,不能很好体现此类的病因病机及疾病的证候特点。
2.对于痹病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一般认为是由于患者自身正气不足是痹病发生的内在因素,外邪侵袭、痰瘀为患是痹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3.对于痹病的治疗,历代医家大多根据病因的正虚或邪实进行辨证治疗,所不同者只是补与泻各有侧重。
4.现代医家对于痹病的认识,多宗《内经》之说,将中医经典医籍的观点与自身的临床经验结合,多从虚、从肾入手进行治疗,治则虽相似,治法却也有异。
5.焦树德教授认为中医临床常见的以关节变形、骨质受损为主的痹病,是痹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他的发生是由于寒邪深侵入肾,伤及肝肾,导致筋骨无以荣养,而出现骨松筋挛,关节变形不得伸曲等,有着与其他痹病不同的诊治规律。因此焦老提出“合”字三义以及从化理论的运用并倡用“尪痹”之名,以区别于其他的痹病。并根据该病的特殊的病因病机,提出了补肾祛寒、强督助阳为大法的治则治法,创制了“治尫汤”系列,疗效满意。
结论:1.焦树德教授通过对历代经典的研究以及大量临床实践,对出现关节变形、骨质受损的特殊的痹病,提出“尫痹”的病名,并对这一疾病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提出一整套的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
2.焦树德教授认为对于“尪痹”的病因病机应从“合”字的理解着手,提出“合字三义”并倡用中医传统的“从化理论”进行辩证论治。在辨证的基础上确定其以补肾祛寒、强督助阳为治疗大法的治则治法。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创制的补肾祛寒治尫汤、补肾清热治尫汤、补肾强督治尫汤、加减补肾治尫汤、补肾清化治尫汤等有效验方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