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其预后较差,生存率低。胃癌的侵袭转移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对胃癌侵袭转移研究的不断深入,现在已经认识到,胃癌侵袭转移是一个多阶段、多步骤的复杂生物学过程,其中癌细胞的运动及侵袭能力是产生转移的必要条件。胃癌的侵袭转移在分子水平上与细胞粘附、细胞外基质的降解、细胞运动有关。但是目前仍然不清楚胃癌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的具体分子机制。小分子G蛋白是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参与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组装、基因转录、细胞周期进展、细胞粘附和细胞运动的调节。Rho是小分子G蛋白超家族中的亚族之一,包括Rho(RhoA、RhoB、RhoC)、Rac(Rac1、Rac2、Rac3,RhoG)、Cdc42(Cdc42H、G25K、TC10)、Rnd(Rho/ERnd3、Rnd1/Rho1、Rnd2/Rho7)、RhoD和TTE,能参与调节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研究表明RhoC对肿瘤转移的作用尤为突出,被称为肿瘤侵袭转移的分子开关。但是目前关于RhoC在胃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的作用,以及与已经证实与胃癌侵袭转移有关的粘附分子ICAM-1、CD44v6的关系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首先观察RhoC蛋白在胃癌MKN45细胞系中的表达,检测RhoC在来源相同但侵袭转移表型有异之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相关性,接着研究RhoC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侵袭转移的关系,以及粘附分子ICAM-1、CD44v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初步研究RhoC和ICAM-1、CD44v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是否具有相关性。期望通过以上研究,初步探讨RhoC蛋白对胃癌侵袭转移的作用,为临床防治提供新靶点与理论依据。【方法】(1)采用层粘连蛋白(LN)粘附法,由胃癌MKN-45细胞株中筛选出对LN亲和力高或低的细胞亚株,观察两者间在细胞骨架形态学方面以及增殖能力、细胞周期分布的差异,然后应用细胞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并分析RhoC蛋白表达与胃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关系;(2)收集临床不同分期的胃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40例,所有病例资料完整,术前未经放疗和化疗,术后病理证实均为腺癌。并收集经手术切除或者经胃镜取材证实为非胃癌组织标本30例。常规切片并HE染色,根据1987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公布的PTNM分期标准进行临床分期。以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RhoC、ICAM-1、CD44v6在胃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它们与胃癌临床怖聿问墓叵怠?【结果】(1)采用LN粘附法可以由胃癌MKN-45细胞株中筛选出对LN亲和力高或低的细胞亚株,其中LN低亲和力亚株的细胞骨架结构较高亲和力亚株排列规则有序、肌动蛋白小体和细胞表面突起与伪足少,高亲和力亚株在细胞增殖活力方面均强于低亲和力亚株(P<0.05),同时RhoC在高亲和力亚株中的表达也显著高于其在低亲和力亚株的表达(P<0.05);(2)30例非癌胃粘膜组织均不表达RhoC。40例胃癌肿瘤细胞中,25例表达RhoC(其中阳性17例,强阳性8例),阳性率为62.5%,两者之间具有显著差异(x~2=27.5601,P=0.001);(3)RhoC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P=0.9767)、浸润深度(P=0.1411)未见相关性,与淋巴结转移(P=0.0136)、PTNM分期存在相关性(P=0.0391);(4)CD44v6和ICAM—1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浸润深度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PTNM分期具有相关性(P<0.05)。(5)RhoC与CD44v6的表达存在相关性(r=0.355,P=0.006),与ICAM—1的表达存在相关性(r=0.354,P=0.003)。当RhoC为阳性,CD44v6和ICAM—1两者之一为阳性时,对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75%、62.5%。【结论】(1)RhoC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强度与其侵袭转移能力成正相关;(2)RhoC蛋白的阳性表达预示胃癌具有较强的侵袭转移能力,RhoC蛋白可作为一项预测胃癌转移潜能的生物学指标,联合检验RhoC与CD44v6和ICAM—1的表达有望成为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又一种有价值的手段,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3)RhoC与CD44v6和ICAM—1的表达存在相关性,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相互调节的作用,为今后进一步研究RhoC与粘附分子之间的作用提供了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