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典籍英译历史悠久,经过大量的翻译实践,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基于对国内外典籍英译的回顾与总结以及对于翻译理论的研究,本文将对典籍英译的三个翻译取向,即翻译的忠实性,可读性和创造性进行探讨。本研究通过融汇中西文化,将理论研究和个案分析相结合,以《荀子》的不同英译版本的比较研究为个案,来研究典籍英译的三个翻译取向。本文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研究《荀子》三个英译本的译者-约翰·洛布诺克(JohnKnoblock),伯顿·沃森(BurtonWatson)和德效骞(HomerHasenpflugDubs)的不同翻译取向。
随着典籍英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很有必要对其翻译取向作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意义、方法和结构。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国内外早期及现当代典籍英译活动,典籍翻译标准,《荀子》以及其英语翻译,从而为第三章具体地探讨典籍英译的三个翻译取向即翻译的忠实性、可读性和创造性作铺垫。第四章对《荀子》的三个不同译本进行比较研究,阐释三位译者的不同翻译取向。约翰·洛布诺克注重翻译的忠实性,伯顿·沃森倾向于翻译的可读性而德效骞更突出翻译的创造性。每个翻译者在翻译取向方面虽各有侧重,但三个翻译取向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第五章是结论,简单回顾了本论文所做的研究,总结其研究成果,并对之后的典籍翻译实践提出建设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