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氯联苯(PCBs)作为电容器的浸渍剂,属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由于其具有高毒性、远距离迁移性和生物蓄积性,对人体和生态环境系统的危害越来越受到重视,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美国环保局列入了优先控制污染物的黑名单。根据国家要求,封存年限超过20年的PCBs废物应回取处理,而我国含PCBs电力装置的封存掩埋年限约在30年左右。通过监测和模拟分析PCBs在土壤中迁移状况,充分掌握含PCBs废弃电容器掩埋点PCBs的迁移状况和环境影响,为PCBs废物的清理提供依据。本文依托一废旧电容器掩埋场地,基于土壤水分运动特征,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PCBs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预测了未来100年内PCBs的迁移状况,分析了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测定土壤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了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和饱和渗透系数的实验,分析了研究区的水分运动特征及其与土壤质地的关系,研究了土壤非饱和渗透系数与含水率之间的关系,为掌握和模拟研究区的土壤水分运动和污染物迁移提供了水动力参数保证。基于溶质迁移理论,开展了室内土柱实验和土壤/水分配系数实验,获得了弥散系数、阻滞因子、分配系数等关键参数,研究了土壤的吸附特性,分析了PCBs在土柱中的迁移特征。建立了土壤中水分运动和污染物迁移的模型,模拟预测并分析了PCBs污染土壤未清理和清理两种情况下掩埋点PCBs迁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场区内土壤以粉质粘土为主,粘粒含量约在9%左右,土壤渗透系数在10-4~10-5cm/s数量级,渗透系数相对较小,吸附性能较好,对PCBs的阻滞作用大。现场PCBs取样监测表明,废弃电容器掩埋点因受人为扰动,掩埋坑内PCBs浓度变化范围较大,在0.02~5750mg/kg之间,高浓度集中在掩埋坑中心及偏北方向2~4m深度内;掩埋坑近距离100m范围内土壤PCBs含量在0.141~1.481mg/kg之间。废弃电容器掩埋点附近土壤PCBs迁移模拟预测表明,整体上PCBs的迁移缓慢,100年内迁移距离不超过1m,浓度峰仅迁移了40cm,但是其峰值可降低85%以上。现场PCBs监测和模拟分析都表明:本研究区内土壤包气带中PCBs的迁移以扩散作用为主,是在浓度梯度的作用下,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不断扩散的过程,而不是污染羽的整体扩散下移。但是土壤人为扰动造成PCBs的挥发,致使区域土壤背景中PCBs含量偏高。对污染土壤清理后,残留PCBs对周边环境基本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