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译中源语的视觉干扰会影响译员的认知负荷,而译员在视译中如何应对这种干扰一直是相关研究的重点,但大部分研究多从视译产品切入,忽视了视译过程中的认知活动。作者发现,国内外在高水平译员和新手译员的视译行为比较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同时也鲜有研究将以汉语为源语或目的语的视译活动纳入研究范围,考量其在句法干扰条件下对认知投入带来的影响。眼动跟踪技术可以准确忠实地反映语言加工中的认知负荷,用眼动技术实时记录译者的眼球活动状况,有助于从认知层面解读视译活动,反思翻译过程。本文以眼脑一致假说和视译认知负荷模型为依据,记录并比较口译教师和学生的眼动行为,以考察英汉视译中句法复杂性对认知负荷的影响。本实验采用2 X2设计,两组被试(教师组和学生组)分别将两篇英语文章以无准备视译的方式译为汉语,两篇文章长度,主题和体裁基本一致,不包含专业词汇,但其中一篇的句法复杂度较低,另一篇句法复杂度较高。数据分析发现如下结论:(1)瞳孔直径作为反映翻译活动中眼动指标的可靠性仍存在不确定性。(2)句法复杂性对学生组被试的影响明显高于教师组,而口译水平和阅读效率间存在正相关关系。(3)两组被试在长难句处理中的眼动指标并没有显著差异,但在长难句视译中,教师组的表达失误多于语义错误,而学生组的失误大多由意义不当导致并且明显多于教师组。本研究证明了将眼动跟踪技术应用于口译研究的可行性。通过眼动跟踪获得的实证数据对今后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启示作用。基于数据分析,作者指出,在视译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应对源语和目标语句法差异的能力并加强阅读训练,同时在教学初期应强调翻译质量而非翻译速度。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方法论和教学意义,有助于解读视译中的认知过程。针对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本文提出了相应改进办法和对后续研究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