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聚集诱导发光材料及芳环取代的吩嗪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l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50年代以来,大部分研究表明发光团在浓溶液和固态下会发生荧光淬灭现象,这个现象被广泛接受,并被称为“浓缩荧光淬灭”或者“聚集荧光淬灭”(ACQ)。 ACQ现象被系统研究,并建立了一套理论来解释ACQ现象。但这一现象阻碍了功能性光电材料的应用前景,因为在实际应用中发光团经常被制作为固态薄膜或聚集体。研究者做了大量工作来改善这一不良现象,但收效甚微,直到2001年唐本忠教授课题组对于特殊的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AIE)效应的发现,极大地推动了固态发光材料的发展。AIE效应的发现颠覆了科学界对于发光团和发光现象的认识,为固态或聚集态发光材料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基础,除直接用作发光材料外,还可用来检测或者成像,并衍生出了"turn-on"或"light-up"型的传感器。吩嗪类衍生物具有高富电子性和氧化还原活性,是一类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有机光电材料。本文中合成出的新型的吩嗪类衍生物具有独特的发光特性,可作为荧光探针、固态发光等领域的潜在应用材料。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综述了聚集诱导发光现象和主要的应用领域。第二章合成并表征了两个新型基于三苯丙烯腈的染料,测试了这两个化合物的光物理性质,以及聚集诱导发光性质和压致变色性质,并将聚集态溶液作为"turn-off"型传感器检测爆炸物的存在。第三章合成并表征了三个具有较大Stokes位移的基于吩嗪类的化合物,并且溶液和固体具有不同的荧光发射现象,测试了这三个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和荧光光谱,探究了该类化合物的聚集诱导发光性质,以及固体的荧光发射谱图和量子效率,这三个化合物在固态下的量子产率均达到20%左右。第四章结论。
其他文献
<正>随着云计算技术及应用发展加快,企业采用云托管服务已经是大势所趋,其中ERP、CRM、人力资源管理、销售与推广、客户服务、财务报告等系统,都可转移至云端上,提升运营效率
目的观察Na99mTcO-4甲状腺显像对甲状腺131I放射性计数的影响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方法以2013年3月至5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就诊并已行甲状腺摄碘率(RAIU)测定的40例Gr
本文通过创设培养被试愉悦情绪,比较两组英语水平相当的成人学习者对英语情感词汇的再认影响,以考察愉悦情绪对英语情感词汇记忆的效应。实验结果表明:1)对于成人学习者,其学
本研究利用扩展青霉脂肪酶(Penicillium Expansum Lipase)对豆油进行水解反应研究。以开发制备一定组分的甘油酯为目的,制备了具有一定比例含量的甘油三酯、甘油二酯和甘油单
<正> 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商品经济在前代的基础上发生了新的变化.有了新的发展。但这一时期又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没落时期。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着商品经
<正> 近来,我们发现监外罪犯中缓刑犯重新犯罪呈低龄化新动向,1997年11月至1998年2月,在上海市虹口区检察院监所科受理公安机关提请批捕、起诉的4起缓刑犯重新犯罪案件中,未
哲学研究不能回避本体论问题,只有上升到本体论的层面,才能摆脱具体经验的局限,彰显哲学理解的整体性品质。而哲学的本质是人学,思考本体论问题就应该是更切实的贴近人本身。
席勒一生著述丰富,在其创作生涯的各个时期均有经典作品流传后世。而对于以其命名的"席勒式"创作倾向,长期以来却一直备受争议。通过对席勒不同时期代表作品的研究发现,"席勒式"
大环化合物,如冠醚、环糊精、杯芳烃等,是有机超分子化学领域的研究核心。近年来,柱芳烃作为新兴的大环合成主体分子由于其特殊的化学结构以及优良的主客体化学性质受到超分子研
服务"三农"、建设"新乡村"、建设新型城镇化,普惠金融的主旨思想是帮助所有的人民群众,尤其是对一些被其他金融机构拒之门外的人们进行金融指导,帮助他们脱贫并引领他们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