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美国次债危机爆发,继而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一方面,金融危机使得美国金融体系陷入债务和信用危机,表现在国际贸易市场上,作为主要计价和结算货币的美元的流动性趋紧,进而导致贸易结算难以顺利实现;另一方面,金融危机迅速波及实体经济,欧美等发达国家很多企业破产,人员大量失业,这导致了贸易外部需求不足,全球贸易明显萎缩,我国的对外贸易受到严重冲击。同时,金融危机暴露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脆弱性和不合理性,对于建立一个更合理和均衡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很高。危机后,美元汇率大幅波动,国内外企业为规避汇率风险,都希望能够采用一种更稳定的货币进行国际贸易结算。在此背景下,为尽管恢复和发展我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的贸易,2009年7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银监会五部委发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拉开了帷幕,同年7月6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在上海等五个城市正式展开,到了2011年的8月24日,六部委又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内地域范围扩大至全国,境外已经覆盖全球。结算试点的推出和扩大,既是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贸易的冲击,更是我国政府有步骤的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举措,人民币提高到结算货币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遵循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现状—限制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的因素—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提出政策建议的思路,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本文主要分四部分对该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首先,通过对国际结算货币选择理论的研究和学习,探讨了决定结算货币选择的因素以及人民币想要发展成为主要结算货币需要做的改进,即降低人民币的交易成本,提高我国出口企业产品的质量,提高出口企业的定价和议价权,加快金融市场的建设。其次,结合目前我国的经济大环境,对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从历史因素、政策因素、经济因素和机制因素四个角度进行了论证,发现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推出正合时宜。同时通过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试点现状分析,总结了试点运行以来给我们带来的积极效果:提高了国际贸易便利性,促进了国际贸易增长;促进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方便企业规避汇率风险和财务核算;帮助企业节省汇兑成本,降低了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费用;加快企业的贸易结算速度,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员工的工作难度;丰富了银行业务种类,促进银行提高业务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同时也指出了新出现的问题: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进出口不对称,存在大规模逆差;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推高了中国的外汇储备;政策层层加码,企业勉为其难。再次,分析了阻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的若干因素:人民币资本与金融项目存在管制、我国汇率改革不到位、利率市场化还不完善、结算货币选择惯性和人民币双向流动渠道不顺畅;我国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出口产品可替代性强和加工贸易占比高等,我国企业不具备结算货币的选择权。最后,结合前面的理论和出现的问题以及限制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降低人民币的交易成本;提高出口企业产品的质量和不可替代性,提高企业产品定价能力;进一步完善人民币的汇率形成机制,加快人民币利率市场化;开放资本与金融项目,畅通人民币双向流动渠道,加快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根据业务要求出台相配套的政策措施,进一步理顺相关政策间衔接流程;继续深化区域货币合作。与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相比,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包括:第一,对包括2011年在内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相关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时间跨度方面相对于以前相关研究更新更长,更准确地反映试点以来出现的新情况。第二,与之前的相关研究相比,本文最后一部分的对策建议是根据前文的分析基础上提出的,可能具有更强的针对性。由于相关资料和工具的获取存在困难,个人理论知识还有待加强以及其他原因,本文尚有不足之处:一是由于资料有限,个别方面没有具体数据和图表加以辅助说明或者数据不是最新最完整的;二是在提出对策建议时,由于考虑不全面,提出的对策建议也不能解决出现的所有问题。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加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