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泡沫经济破灭之后,日本经济陷入通缩和流动性陷阱,经济持续下行。在经济放缓的情况下,各国通过引进外资来促进本国的雇佣及资本流入。日本政府也意识到了增加对日直接投资对日本经济的重要性,制定了一系列投资促进政策。尤其是2000年后,通过设置投资促进机构,召开投资促进会议等放宽投资限制,积极促进外国企业到日本境内投资。从2000年后对日直接投资存量的增量来看,投资促进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与其他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存量还是存量占GDP之比,日本所接受的外国直接投资仍处于较低水平。那么,日本市场是否存在一直以来被诟病的"封闭性"问题呢?而阻碍对日直接投资的原因又有哪些?相关的研究文献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但都只进行单独的考察。例如仅通过引力模型中日本dummy的系数符号,来判断日本市场是否存在"封闭性"问题。而考虑何种因素是投资阻碍因素时,通常只考虑一些宏观因素对对日直接投资量的影响。在缺乏与其他国家比较的前提下,很难说明具体哪个因素是对日直接投资少的原因。因此,本文通过引入2000年以后的投资数据、修改标准的引力模型、增加营商环境的控制变量,考察对日直接投资量是否少于其他OECD发达国家,并分析其原因。在处理投资国数据时,因考虑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投资热潮,投资国除了先行文献中的OECD国数据,还增加了非OECD发展中国家变量,从而区分国家的营商环境分别对二者的不同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中国对日直接投资的阻碍因素。在对引力模型的修改中,本文分别加入了投资国和东道国的GDP(对数值)、人均GDP(对数值)、两国间的地理距离、语言dummy、年dummy、日本dummy等解释变量以及世界银行发布的Doing Business数据中7个衡量营商环境的指数来进行回归分析。这七个不同的指数分别为:公司设立所需的手续数量、工厂建设的手续数量、办理不动产所有权转移的手续数量、国际贸易水平综合指数、商业诉讼案件发生时的审查手续数量、少数股东保护指数,总税率。实证分析结果如下:1.在控制营商环境变量的前提下,新时期(2000-2012年)日本dummy的系数仍显著为负。这说明近年来的投资促进政策并没有完全改变日本投资市场"封闭性"的问题。2.东道国的营商环境对不同投资国的影响可以总结为:发展中国家占多数的非OECD国在对OECD发达国家的投资中,更看重在发达国家办理建厂手续、不动产所有权转移手续的简易度及法院审理商业纠纷的时效性。以对日投资为例,当地的投资环境及司法制度越完备,越有利于外资在当地进行制造及研发。从而降低投资风险,推动包括日企技术,品牌等财产转移,促进投资增加。而与发展中国家相比,OECD发达国家的投资方式更多为绿地投资,因此更重视投资东道国设立新公司手续的繁杂度及税负这些成本要素。除此之外,对少数股东的过多保护会对外来收购造成不利的影响;3.为了更直接地考察营商环境要素对对日直接投资造成的影响,通过控制不同解释变量,比较日本dummy的系数,可以发现在日本设立公司时繁杂的手续及日本的高税负阻碍了对日直接投资。4.虽然近年来中国对发达国家投资呈现积极姿态,但数据表明中国更愿意选择比日本距离更远的发达国家作为投资国。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投资下的日本dummy系数为负但不显著,可以得出中国在对外投资中仍较为注重对日投资,而阻碍中对日的环境要素主要是在日本设立公司时的繁杂手续以及过度的少数股东保护对并购的不良影响。根据实证结果,本文提出了几点在增加对日直接投资课题上存在的问题,包括:简化设立公司的手续,降低日本的税负,重新审视少数股东保护的公司制度以及提高英语能力水平。本文的贡献包括:利用2000年后的数据构建新的引力模型。将投资国分为OECD国和非OECD国,分析包括日本在内的OECD国的营商环境对对内直接投资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日本市场的"封闭性"及阻碍对日直接投资的原因。与先行文献的分析结果一致,本文尚未能考察出对日直接投资少的具体原因,但通过对比其他OECD国的投资量及投资环境,能够把握日本目前的投资现状和营商环境。这对今后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投资,特别是对日直接投资的课题研究,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