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观察不同浓度右美托嘧啶对高血压患者拔管反应的影响,探讨不同浓度对拔管反应的抑制程度的差异,为临床麻醉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选取2009年7月~2010年10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择期胃肠手术患者32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ASA III级,年龄3562岁,(平均53.5±7.6岁).有高血压病史,但经药物治疗后符合择期手术条件,全身麻醉术后须拔出气管内导管患者,手术时间1~4h。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D)、0.4μg/kg剂量实验组(S1)、0.6μg/kg剂量实验组(S2)、0.8μg/kg剂量实验组(S3)。受试着入室后开放上肢静脉,连接监测仪,监测ECG、NIBP、SpO2,静脉输注乳酸林格氏液200ml后开始麻醉诱导。静注咪达唑仑0.1mg/kg,芬太尼2μg/kg,丙泊酚1-1.5mg/kg,顺阿曲库铵0.1-0.15mg/kg.快速气管内插管。麻醉以七氟烷-瑞芬太尼-顺阿曲库铵维持。手术结束前30min不能追加顺阿曲库铵和芬太尼,皮肤缝合结束前10min静脉给予预定的药物或生理盐水。D组给予生理盐水10ml,S1组给予0.4μg/kg DEX 10ml, S2组0.6μg/kg DEX 10ml, S3给予0.8μg/kgDEX 10ml,10min静脉泵入。手术结束,停止吸入七氟烷及泵入瑞芬太尼。当受试者呼吸平稳、达到拔管指标时拔出气管内导管。拔管后达aldret评分≥9时即可送回病房。入室时间点T0、用药前为T1、用药后1min、3、5、10min分别为T2、T3、T4、T5、T6、T7、T8,至拔管前T9、拔管时T10、拔管后1、3、5、10、15、20、25、30、60 min分别记为、T11、T12、T13、T14、T15、T16、T17、T18、T19。各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患者均在进入手术室麻醉诱导前(T0’)、给药前(T1’)、拔管时(T2’)、出室前(T3’)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皮质醇的浓度。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软件完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1,S3组在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的变化上较D组有统计学意义,S1、S2组与D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有下降的趋势。2,从T1’到T3’,S1、S2、S3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而实验组各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但可见S1、S2、S3皮质醇数值在递减。结论:1.右美托咪定对全麻拔管反应有抑制作用。2.0.8μg/kg剂量实验组右美托咪定对全麻拔管反应的抑制作用优于0.4μg/kg、0.6μg/kg剂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