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被视为蓄意破坏、犯罪、还是艺术,自诞生之今,涂鸦在研究者眼里一直备受推崇。总体来说,大部分涂鸦研究认为其要么是蓄意破坏,要么是艺术。少许文章研究涂鸦性质、内容以及空间,而有些研究涂鸦者的心理动机。与人们普遍认同的涂鸦是艺术或者蓄意破坏相悖,一些学者剖析涂鸦的交流功能。Gach(1973)认为,涂鸦是一种“经常被忽略的交流形式”。Bruner and Kelso(1987),Cole(1991),Gross(1993)and Omoniyi(2000)和Burlo(2003)也提出了同样的观点。然而,涂鸦并非只是一种“用以交流的书写”,而是“涂鸦者自身的身份呈现,获得认同是他们激情之所在”Brown(1978)。的确,也有论文研究涂鸦与身份,但是,关于大学生涂鸦身份研究论文较少。因此,紧随以上研究焦点,本文也把涂鸦看作是大学生交流的一种方式。首先研究涂鸦者是如何运用涂鸦进行交流,随后,对交流过程中呈现出的大学生身份进行研究。本文以Sack(1972a,b,1992)的成员资格分类分析和Kress and Van Leeuwen(1996,2006)的视觉语法理论为基础,对大学校园校园墙壁互动涂鸦进行研究,从而揭示大学校园涂鸦者是如何运用涂鸦进行交流和构建身份的。成员资格分类分析主要用于分析文本涂鸦,而视觉语法则集中分析图像涂鸦。本文共收集文本涂鸦435篇,其中文字涂鸦350篇,图像涂鸦85幅,集中对37篇具有代表性的文本涂鸦和14幅图片涂鸦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涂鸦交流有其独特的词汇、句式、并借助于各类符号进行沟通,兼有网络语言的特征。在此过程中,一些积极的身份形象,如大学校园涂鸦者的毕业生、建议提供者、建议寻求者、爱国者、知识追求者、梦想追逐者、偶像崇拜者以及环保主义者等身份形象跃然纸上。然而,一些负面的身份形象也呈现在大学涂鸦语境中,比如,大学校园涂鸦者的一夜情寻求者,抱怨者身份,以及侮辱他人者。总之,本文研究结果基本符合这样的事实——他们的身份具有多样性。无论呈现的是积极还是消极的一面,均反映了大学生的不稳定性,因为他们正处在成长到成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