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欺骗是人与人交往中常见的社会现象。以往相关研究发现,学龄前儿童已经能够根据交往对象(朋友、对手)的不同而选择性的欺骗他人。但现实生活中还存在另一种情景:当我们同时面对自己的朋友和对手时,想把信息告诉朋友却不想对手听到,此时年长的儿童或成人可能会通过耳语、提供错误信息、消除痕迹等策略进行欺骗,但年幼的儿童在这种冲突情境下是否会通过一定的策略欺骗对手呢?目前我们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通过设置单独面对对手,单独面对朋友的情景和同时面对对手和朋友的情景,来探讨3-5岁幼儿在面对不同交往对象(对手和朋友)时,欺骗行为的年龄特征,并进一步考察了执行功能和心理理论对幼儿欺骗行为的影响。本研究共包括两个研究:(1)研究一采用了“藏与找”变式,考察3-5岁幼儿在面对不同交往对象(对手和朋友)时,欺骗行为的年龄特征,及其与执行功能和心理理论间的关系特点。结果发现,3-5岁幼儿在单独面对对手时可以欺骗对方,并且幼儿欺骗行为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提高。但是幼儿在同时面对对手和朋友时,欺骗行为的发生率较低,且年龄间差异不显著。此外,研究发现执行功能仅能正向预测幼儿在单独面对对手时的欺骗行为,而与幼儿同时面对朋友和对手时的欺骗行为无关;心理理论能力与幼儿在两种条件下的欺骗行为均无关。(2)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增加提示信息(提示幼儿“你说的话朋友和对手都会听到”),进一步考察3-5岁幼儿在面对不同交往对象(对手和朋友)时,欺骗行为的年龄特征,及其与执行功能和心理理论间的关系特点。结果发现,在增加提示信息后,3-5岁幼儿在同时面对对手和朋友时,欺骗行为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显著提高,并且幼儿的欺骗行为发生率均显著高于研究一无提示条件。此外,执行功能和心理理论均可显著正向预测3-5岁幼儿欺骗行为的发生。综上所述,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3-5岁幼儿可以依据交往对象的在场情况而做出选择性的欺骗行为:当仅有对手在场时,幼儿从3岁开始就能够欺骗对方;当朋友和对手同时在场时,幼儿从4岁开始能够恰当地欺骗对方,并且在两种情况下幼儿欺骗行为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显著提高。此外,执行功能和心理理论在幼儿欺骗行为的发生中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