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传统的不符合二语表达规范的不地道现象不同,隐性不地道现象专指二语学习者在二语使用中存在的一种虽带有母语痕迹但却符合二语表达规范的表达倾向。隐性不地道现象的正式提出是近几年不地道现象研究的新成果。隐性不地道的二语表达方式尽管并不违反二语表达规范,它仍会影响语体效果,或是会造成学习者系统地过度使用与母语相类似的二语表达,系统地回避与母语有差别的二语表达。由此可见,隐性不地道现象是二语习得过程中值得关注、防范的一个现象。关于隐性不地道现象的成因这个问题,我们认为母语的影响是决定因素。具体说来,母语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母语语境的介入,外语语境的缺失给二语学习带来了外部的阻碍;二、二语词条中母语概念层的侵入妨碍了二语概念层的生成,形成了二语学习的内部困难。论文阐明了二语学习的三个特性是隐性不地道现象产生的关键所在:即,语言习得(语境网)的不完整性、二语语境的缺失和母语概念层的侵入。语言学习的不完整性是二语习得的一个不可逾越的缺陷。对二语学习者来说,二语学习者的语境网中总是缺省着一部分,特别是那些文化独特的语境。文化独特的语境的缺省造成了语言非最佳状态使用,即只能利用文化共有的母语语境来进行补缺。隐性不地道现象正是这种语言非最佳状态使用的结果。补缺假说认为母语迁移的产生是由于二语语境的缺失造成母语语境的介入,与二语形式产生错配。而隐性不地道现象的产生则是由于二语语境的缺失使得文化独特的、最佳的二语语境无法得以使用,只得借助文化共有的、非最佳的母语语境来进行补缺。语言的三阶段发展模式认为在母语概念中介阶段,文化共有的母语概念层侵入二语词条,顽固地抵制了二语概念层的生成。在语言使用中,二语的形式层与文化共有的母语概念层间建立联结,联结随着语言的使用得以增强,权重加重,顽强的抵制着二语形式层与二语概念层间联结的形成。在这种情况下,隐性不地道现象产生了。为了避免单纯理论论述显得空洞,在成因分析之后,本文还设计了一个实验求证原因分析的可靠性。实验是以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的,讨论的内容是关于隐性不地道现象的形成原因。实验对课堂讨论进行了录音,课后录音被撰写成文本加以分析。实验结果证实了前面的原因分析。之后,论文还论述了隐性不地道现象的成因在教学上的启示,提供了一些教学措施以试图减轻隐性不地道现象造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