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从流行病学、病原的分离鉴定、病理学、体外药敏试验和药物治疗试验对齐齐哈尔部分地区鸡毒支原体感染情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旨在为畜牧生产和兽医临床上防治该病提供方法和依据。
通过临床调查、病理剖检和血清学检查等方法,对齐齐哈尔部分地区5个鸡场的未免疫鸡毒支原体疫苗的鸡进行了鸡毒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在随机抽检的380份血清样本中,有128份血清样本鸡毒支原体抗体阳性,阳性率为33.7%。各鸡场的鸡感染率有所不同,最低为13.8%,最高为74.3%,说明齐齐哈尔部分地区鸡场鸡的鸡毒支原体感染情况较为严重;发病日龄和性别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本病感染对鸡的性别没有明显差异,但幼鸡的发病率高于成年鸡。说明幼年鸡比成年鸡更易发病,也可能与成年鸡以往感染获得免疫有关。对从齐齐哈尔不同地区采集的25份疑似鸡毒支原体感染的病鸡病料,经过分离培养、L形细菌检验及理化特性等方法鉴定,获得9个具备支原体特性的分离株。
采用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6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恩诺沙星的MIC和MBC值最低,其次为泰乐菌素。可见恩诺沙星和泰乐菌素为抗鸡毒支原体的高敏药物;强力霉素和红霉素为中敏药物;土霉素和庆大霉素为低敏药物。从发病鸡群中选取200只具有气管啰音、打喷嚏、流鼻涕,张口呼吸,咽喉部有多量干酪样物和咳嗽等典型症状的病鸡。采血作平板凝集试验,检测为阳性者确诊为鸡毒支原体感染。治疗试验时将自然病例均匀分成4组,设1个对照组,其余为试验组,每组50只。试验组分别用盐酸恩诺沙星、红霉素、酒石酸泰乐菌素进行治疗,每天分别以1g/L、2.5g/L、0.5g/L饮水给药,连续用药5d,间隔3d后再连续给药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