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以狂躁、恐水、畏光、怕风等为临床特征的,病死率高达100%的传染病,目前没有针对狂犬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每年因些致死的病例数一直位于我国各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数的前三位。中国每年防治狂犬病的投入(包括政府和社会)是世界第一,每年要用掉超过全球80%的人用狂犬病疫苗,为此付出的代价是世界第一,但是防控效果却是倒数第二(死亡人数仅次于印度)。针对这种现象,本文通过对已经成功控制狂犬病的国家和地区的分析,结合西城区在狂犬病防控工作中的经验,特别是让市场的力量(动物诊疗机构)参与进来的工作创新,并取得很好的效果,找出目前在狂犬病防控工作中的不足,最终得出狂犬病是可以被控制和消灭的,这一结论也已经被实践证明是可以实现的。最后本文针对目前狂犬病的防控工作的现状提出了思考和建议:一是将防控工作的重心放在对传染源的控制上,这是关键;二是完善狂犬病联合防控工作体制,特别是理顺目前各部门“九龙治水”局面,成立独立的人畜共患病联合防控办公室,整合多种医疗资源;三是从新公共服务理论和中国市场经济、法治社会建设的角度出发,分析借助市场力量、社会力量工作模式的理论意义;四是在法律、法规框架内,将犬类以外的动物纳入疫情监测体系,同时考虑动物福利的立法,从源头控制流浪动物;五是支持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工作,推广新的免疫接种方法,比如推广口服狂犬病苗,免疫接种流浪动物和野生动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