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基金业90年代初起步,最初形成了78只基金,47只基金类凭证,总募集资金达76亿元的规模。1997年11月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发布《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后,我国证券市场迎来了“新基金时代”。到1999年底,10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并上市的新基金达22只,截止到2000年10月底,又有11只90年代初期设立的老基金经过资产置换,加入到证券投资基金的行列。目前,我国共有33只证券投资基金,可以说国内的基金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然而,在我国基金业蓬勃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深思的现象。目前,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都是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其在二级市场上的买卖价格与基金净值相比,存在着折价与溢价并存的局面。我国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在刚推出时由于投资者对证券投资基金缺乏正确的认识,基金的市场价格普遍出现较高的溢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又普遍出现了折价现象。目前规模超过10亿元的基金,全部处于大比例折价交易状态,平均折价率高达20%以上。而与这些基金表现相反的是,规模等于或小于5亿元的基金却都呈现大比例溢价现象,平均溢价率近20%。 据了解,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在基金业最发达的美国也普遍存在着一定幅度的折价交易现象,但其折价幅度一般在10%左右。为什么在我国会产生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折价、溢价并存的现象?且其折价幅度远远大于市场成熟国家封闭式基金的折价幅度?本文对此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其目是为了探讨我国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折价交易现象的合理性和其折价幅度偏大的特殊原 因,并由此提出了一些对策,希望籍以促进我国基金业的健康发展。’ 本论文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证券投资基金折价交易理论 本章简要介绍了与证券投资基金折价 交易相关的概念、美国封闭式基金折价交易的一般情况以及证券投资基金折价训瞩 交易的两种学说:代理学说和市场分割学说。咙 第二章证券投资基金折价交易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首先阐明了封闭式证券 投资基金的价格是以其净资产值为基准,受供求关系、经济状况、市场背景、 业绩预期等因素影响由市场决定的,然后对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产生折价交易 现象的原因结合其自身和证券市场的特点进行了一般性分析。 第三章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折价交易研究 本章是本论文的重点,首先对我 国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的几种溢价交易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我国基金的 溢价交易是暂时现象,其产生原因与投资者的认识程度、市场的大肆投机、规 模偏小以及这些基金本身炒作题材丰富等特定的历史因素有关。随后在一般性 分析的基础上,从实证角度对我国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折价交易现象进行了研 究,认为我国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折价交易有其合理性和一定的必然性。其折 价幅度与基金业发达的美国相比较为严重,这主要是由我国特有的市场不利因 ‘素和市场背景造成的,侧面反映了我国现阶段证券市场效率较低、风险较大的。 特征。通过相关系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折价幅度与沪深两·吧 市综合指数的相关程度较高,且呈正相关,从而验证了市场分割学说对解释我 国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折价交易现象有一定的适用性。 第四章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折价交易问题的对策探讨 本章是本论文的对 策篇。为改变我国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目前较为严重的折价交易局面,笔者通 过前述分析后在此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包括适时椎出股指期货、适时引进 做市商制度、从法律的高度对基金市场进行规范、基金契约应随市场的不断变 化而创新、推出开放式基金以及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收益风险评估体系,希望籍 以促进我国基金业的健康发展。一 第五章对我国封闭式基金与开放式基金作一比较,介绍投资基金的封闭式问 与开放式的委托一代理理论分析。本章论述市场经济在社会稀缺资源配置上的 优势,归根结底是信息效率上的优势。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专业化程度的提 高,社会成员之间的信息差别日益扩大,市场参与者愈来愈处于市场信息的非 对称分布之中,非对称信息严重地影响着经济决策的制定及其决策结果。委托 一代理理论0rincipalAgent Theory)即研究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市场参与者 之间经济关系的理论。委托人——代理人关系本质上是市场参与者之间信息判 别的一种社会契约形式,它是掌握较少信息的委托人与掌握较多信息的代理人 之间通过契约或其他经济关系展开的一场博奕(Game)。目前,结合我国实际 国情论述在我国经济背景下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的现实可行性。随之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