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赋论的历史演变及其合理因素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54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赋论(innatism or nativism)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问题,在西方哲学史上它备受关注并引发了一系列激烈的争论.一些伟大的哲学家,如柏拉图、笛卡尔、莱布尼茨和康德等,都针对天赋观念问题提出了各自独到的见解.在当代,随着脑科学、认识神经科学、婴儿脑激活研究、神经语言学等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近期婴儿实验研究新技术的巨大突破,使得人类对自身的"天赋"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并导致了古老的天赋论在当代再次复兴.目前国外出现了参数天赋论、模块天赋论、素质天赋论与初始天赋论等多种天赋论形式.该文拟对哲学史上传统的天赋论和当前流行的主要天赋论形态作一次尝试性的考察,以便进一步了解天赋论问题的实质以及正确处理先天与后天(或天性与教养、遗传与环境)的关系.该文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对当代天赋论的合理性进行深入分析,以便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笔者考察了天赋论思想的来源以及哲学史上传统天赋论的观点及其特点.针对认识的起源问题,以笛卡尔,莱布尼茨为代表的唯理论者和以洛克、休谟为代表的经验论者进行了激烈的争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批判地借鉴了传统天赋论的合理因素.第二部分,考察当代天赋论复兴的原因,和四种当代天赋论(参数天赋论、模块天赋论、素质天赋论、初始天赋论)各自的涵义、内容、特点以及认识论意义,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异同.当代天赋论给马克思主义认识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要求对当代天赋论问题作出新的解答.第三部分,马克思主义主客体相互作用论在面对认识发展的问题以及先天与后天的关系问题时,应该超越当代天赋论的理论视野,坚持天赋制约与后成建构相互作用的动力观.先天后天相作用论能够超越传统唯理论和经验论各自的缺陷,从而将马克思主义实践论贯彻到底.
其他文献
以人为本,是当今管理思想的主题;正确地认识人,是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的前提;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为指导,是正确地认识人的基础。本文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进行了认真的探索,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是由人的现实性、人的实践性、人的社会性及人的发展的三个阶段四个互相关联的基本观点构成的思想体系。现实的人是针对过去抽象的人的观点而言的,主要强调了人的实践性和社会性;实践性是决定人的本质的基础,体现
柏拉图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对西方乃至世界的影响无论怎么形容都不过分."相论"是其思想的核心,该文主要着眼于柏拉图后期著作,在简要概述其前期"相论"的基础上,重
本文从合理性的原则学说、决策合理性以及认知合理性三个方面对诺齐克的合理性学说展开论述.首先,文章对诺齐克合理性学说中的原则学说进行了阐述.诺齐克的合理性哲学从原则
本文从分析科学知识社会学(以下简称SSK)与传统知识社会学、默顿科学社会学的不同入手,引申出了要探讨的主题--"实验室研究".当然,这里所谓的实验室研究并非笔者亲身进入实验
中国是世界上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解决生态环境问题,需要探讨科技、教育、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大力推进环境教育的开展,对于实现科技、教育、经济、社会环境的协
幸福是什么、如何获得幸福,这是被历代哲学家们所不断反思和探寻的问题。  在西方对幸福的传统理解中,包含了运气的影响、快乐的要素、快乐向满足的扩展,以及作为生活的价值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