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抗NMDAR脑炎)是最常见的一类自身免疫性脑炎。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多起病急骤、进展较快,病情严重程度复杂不一。近年来对于抗NMDAR脑炎的发病机制研究,提示体内产生特异性的抗GluN1抗体是致病的直接原因;但抗体上游的免疫机制尚不清楚。目前临床上诊断依赖脑脊液特异性的抗GluN1抗体阳性。临床病情评估方式主要包括临床症状、改良Rankin评分、脑脊液抗体滴度和鞘内IgG合成率等。我们检测了抗NMDAR脑炎患者脑脊液与血清的细胞因子水平,分析其对抗NMDAR脑炎的临床意义。 研究方法:收集52例明确抗NMDAR脑炎、13例炎性对照组、6例非炎性对照组患者的脑脊液与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法检测其中CXCL13、BAFF、APRIL、IL-6和CXCL10等5种细胞因子水平。使用SPSS IBM20.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比不同疾病组间、急性期与缓解期细胞因子的均值差异,及影响急性期脑脊液细胞因子水平的可能因素。 研究结果:(1)血清APRIL在实验组与非炎性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Sidak事后检验:P=0.004)。脑脊液细胞因子水平对照组比较具有升高趋势,未见统计学差异,可能与对照组例数不足有关。(2) CXCL13、BAFF和IL-6在急性期与缓解期患者脑脊液之间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分别P=0.050;P=0.014;P=0.041);BAFF在急性期与缓解期患者血清之间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P=0.022)。(3)患者年龄与脑脊液CXCL13水平相关;脑脊液淋巴细胞炎症影响IL-6水平;脑脊液CXCL10与患者年龄、mRS相关,治疗与否亦影响水平;脑脊液BAFF、APRIL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不相关。(4)2例周期性鞘注病例的脑脊液BAFF、IL-6、CXCL10的水平,与脑脊液抗GluN1抗体滴度的变化趋势基本符合;急性期(免疫治疗)后脑脊液CXCL13迅速回落到正常水平。 研究结论:以B细胞为核心、Th17辅助的鞘内体液免疫反应可能是抗NMDAR脑炎主要的免疫机制;除鞘内的免疫反应外,还存在全身体液免疫激活。抗NMDAR脑炎患者的脑脊液CXCL13、BAFF、IL-6,以及血清BAFF是病情评价和观察治疗反应潜在的生物标志物。脑脊液淋巴细胞炎症与脑脊液IL-6水平相关,年龄可能影响CXCL13的水平。多种细胞因子与抗体滴度的变化趋势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