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了解中国古代女性的生活最关键的还是了解她们在家庭生活中的状况,因为在近代以前,家庭是绝大多数妇女唯一可能有深度参与的生活领域。要想真正的了解唐宋时代妇女生活经验,家庭是必要的考察空间。在古代中国“女无外事”的观念深入人心,妇女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家内。换言之,在“家内”这个空间概念下,活跃的人群中妇女是占主体的。所以在中国古代,活跃于家内的妇女与家庭经济的关系便尤为密切,本文便试图探讨唐宋时期妇女是如何运用她们的智慧与计谋来从事她们的家庭经济活动及在其中她们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同时本文试图将大众化的女性作为考察对象,尤其是她们在家庭经济中的活动以及心理。当然在考察的过程中不能脱离她在家庭中的伦理角色,但又不能局限于这种伦理角色,也不能将妇女预设为家庭里没有活力的与外界没有联系的绝缘体。要通过她们的日常生活反映出她们与外界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本文试图将女性、家庭和经济三者相结合,着重考察作为女儿身份的女性与本家的经济关系。近些年女性生活史著作虽多,但却极少关注女性与家庭经济的关系。很少探讨家庭生活的主要角色妇女们在家庭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实际的生活状态。本文试图能重现女性在不同生命阶段在本家家庭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不同阶层不同类型家庭中女儿经济角色的差异。本文采用社会学的方法按照自然规律将女性的一生划分为两个阶段:未嫁女与出嫁女。然后对未嫁女与娘家家庭经济,出嫁女与本家家庭经济以及归宗女与本家家庭经济的关系进行逐一考察。综合来说,上层家庭的女孩子们完全不用自己动手就有生活的保障但她们还是会学习劳动,并且真正的参加劳动。学习劳动的原因既有社会的也有家庭的。她们的劳动成果在日常生活中多是自己使用或者以礼物的形式在少数亲密的人之间流通。不会到市场上交换,不产生价值。在自己大家庭的生活中只占极小的比例。但是家家户户还是会世代如此延续。以日常生活来看,可以说她们通常对于家庭经济没什么贡献,基本是一个纯粹的消费者,甚至除了某些固定消费很少参与家庭经济。但是,嫁妆与继承是她们大规模参与本家家庭经济的机会。中下层的女孩子们通常会更多的参与到家庭经济中,她们所接受的教育不同于上层女孩子,更多是实践性,能自食其力的生活技能。纺织成为大部分女孩子的必须科目,因为这是她们日后安身立命的所在。同时所学技能因地而异,地域特色比较鲜明。出嫁女与本家的经济关系大体可以划分为三种:一般性的经济交往、扶助性和收益性经济交往、恶性经济交往。一般性经济交往主要指日常生活中礼节性、义务性的经济交往,如双方家族中的婚丧嫁娶、寿诞、突发事件等,此外还有年节以及日常的交往中所伴随的经济行为。此类交往中女性往往很活跃。扶助性和收益性经济交往可以划分为:纯救济性经济行为、互助式的经济性行为和收益性经济交往。救济性经济行为容易与一般性经济交往混淆,甚至有时两者一体。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交往的数额、频率以及流向。一般说,扶助经济上处于劣势的亲属被视为义务或者美德。既有出嫁女向本家寻求援助的,也有出嫁女向本家伸出援助之手的。出嫁女与本家间的经济交往是多种多样,形式灵活,非常普遍的。互助式的经济性行为即双方在互利目的下共同进行的经济行为,这些行为中有时女性会直接参与,更多的时候不直接参与,但却是这些经济活动的连接枢纽。收益性经济交往指纯粹以利益为目的婚姻。无论与豪门结亲还是榜下捉婿都是一种投资,其收益不仅是经济上的。恶性经济交往,很少是开始就是心存恶意更多时候那些以恶性结尾的经济交往,开始时也是普通的经济交往,甚至双方愿望美好,动机善良。归宗女在本家的经济角色似乎是出于两种极端状态,要么就是能高度参与到家庭经济中,精明能干,甚至能有些人能主持大家庭的家政,承担繁重的工作与责任,其能力甚至超越男子。要么就是完全依靠家人的赡养,不管是父母,兄弟甚至是子侄辈都将这种赡养看作是一种义务。总之,唐宋时期女性与本家的经济交往是普遍而密切的,通过对于这些交往的考察可以看出该时期女性的部分生活状况。